
黑龙江日报11月26日讯 “中俄双子城”黑河市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欧亚大陆多元文化的融汇点。独特的区位优势、厚重的历史文化、便利的交通运输、密切的人文交流使黑河口岸成为中俄两国边境线上距离最近的口岸。
1982年,黑河口岸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为国家一类口岸,小额易货贸易成为边贸舞台上的主角。人们借助电子计算器和肢体语言,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开展易货贸易。

2010年,黑河市积极改善口岸环境,口岸过境人数不断增加。
上世纪90年代初,大黑河岛上建起边贸大市场,释放了黑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每到贸易旺季,全国各地的“淘金客”蜂拥而至,贸易大厅外的广场上“倒包客”犹如过江之鲫。1992年,黑河市被列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中外客商云集黑河,对俄贸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今的黑河口岸,货运码头上塔吊林立、车来车往;旅检大厅内的新设备极大改善了通关服务条件和环境。“出入境分开、旅贸分设”的通关模式形成了更高效、更快捷的通关体验。

2017年,黑河冬泳表演吸引许多俄罗斯游客前来参观。
新时代开启新篇章!黑河的对外开放已逐步提升到对俄产业合作的层次。黑龙江大桥施工如火如荼、口岸园区建设日新月异、边境旅游产业火热、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不断推进、跨国养老备受青睐、中俄人文交流也日益频繁。
责任编辑:张广义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