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0日讯(记者 杨帆) 16日至19日,省残联、省卫健委共同举办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班,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推进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2017年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18年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家庭医生团队近150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上,省卫健委基层发展处和省残联康复部分别介绍了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情况及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要求,对《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作了政策解读。
此次培训班还特别邀请了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许晓鸣主任讲解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知识,同时邀请相关专家针对《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手册》和《康复风险防范》等工作进行针对性专题辅导,全方位指导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和家庭医生团队如何开展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学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非常必要,十分及时,对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视野上有拓展、思想上有提高,将更好地推动今后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与康复工作的开展,对各市(地)残联、卫计委共同合作做好下一步的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据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需要学习掌握的残疾预防和康复基本知识,了解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主要技术与方法,掌握可衔接的康复资源,关注现代医学和科技进步能够为各类残疾人所提供的支持等内容。家庭医生为残疾人服务时,可以提供精准、及时和有效的指导。例如,家庭医生应当知道慎用耳毒性药物,防止药物致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长期未能有效控制会造成截肢或失明;听力残疾的人通过佩戴助听器、电子耳蜗植入或借助沟通工具,能够实现沟通无障碍。针对出行不便情况复杂的多重残疾人,最重要的是帮助其实现生活自理或维持现有功能不再退化等知识。居家无障碍和辅助器具配置,都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和建议。家庭医生应当在开展居家康复服务的过程中根据其身体状况和既往病史,提出开展具体康复训练项目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