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十县十乡十村十企】溪水经营所:宜居宜游“醉蝶花谷”
2018-12-26 22:02:19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倩 马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2月26日讯(孙倩 记者 马悦) 伊春有个地方名字很特别——上甘岭,这个名字也是为了纪念英勇的上甘岭战役,而这种精神也一直传承至今。位于甘岭区溪水经营所也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迅速。

上甘岭区全貌。

  甘岭区溪水经营所水碧山青,风景如画,这里拥有国家4A级景区“溪水国家森林公园”,还拥有目前全国种植醉蝶花最多的“醉蝶花谷”,更是上甘岭区绿色化转型发展林下经济的排头兵。记者在溪水经营所看到,道路两侧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是我们上甘岭建设的挂袋木耳种植园和无公害果蔬种植园项目,共建设挂袋木耳棚室和果蔬棚440栋,我们还建立了溪水农家院一条街的特色餐饮服务。”溪水经营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无公害果蔬种植园。
溪水经营所打造的美丽花海。

  据介绍,上甘岭区按照伊春市委提出的“放大版溪水、缩小版伊春”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一庄引领,两路前行、三园共生、十区绚彩”的新溪水建设整体规划的实施,谋划建设以浆果产业带为标志的无公害果蔬种植园项目,建设果蔬大棚130栋。今年,这个区积极组织瓜农去肇东、绥化等地现场学习种植技术,提高瓜农种植本领。2005年,种植的香瓜被国家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产品。以挂袋木耳种植园为标志的棚室木耳集聚区项目,建设木耳大棚310栋。今年,共种植黑木耳500万袋,其中溪水经营所黑木耳种植规模达到200万袋。以溪水人家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成功注册了黑木耳绿色食品标识。同时不断拓宽木耳销售渠道,商品成功入驻“伊春扶贫网”,并与伊春大福源山特产品店合作销售溪水木耳,与哈尔滨一家电商平台达成合作意向,明年将按照平台要求种植黑木耳,努力拓宽木耳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

溪水经营所的特色农家院。

  除此以外,记者还了解到以溪水餐饮美食一条街为标志的特色服务业项目的建设,不断提升农家院的接待和服务能力,规模由去年的12家发展到16家,住宿房间已达到65间,可接纳游客160人,餐桌数量已增加到95桌,可接纳游客940人;农家菜系不断完善,形成特色的“溪水八大碗”“溪水烤全羊”,溪水早餐店也开始营业,自制豆浆、油条、包子、馅饼等早点,为游客及当地百姓提供了多式多样的早餐,2018年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

溪水经营所冬季旅游项目。

  四季旅游也是目前上甘岭区重点打造的项目。夏季的溪水“醉蝶花谷”,是一片花的海洋。溪水经营所负责人介绍,醉蝶花谷景区,种植的全都是醉蝶花。今年,他们扩大了醉蝶花谷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由120亩增加到150亩,共栽植醉蝶花150万株,同时新建竹深红韵、拱桥、观景台等景观,“花谷”内景观设施更加完善,今年观赏游客突破1.5万人次,“醉蝶花谷”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

  上甘岭区始终把保护生态和绿色发展贯穿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在溪水国家森林公园记者看到,一棵棵笔直的松树不惧严寒,傲然耸立。今年对溪水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增设标识牌和警示牌、垃圾箱、休闲座椅;增建旅游卫生间一处;新购3台旅游观光车;完善公园内重点区域的WIFI覆盖的基础工程,铺设近500米地下电缆。仅1~10月,共计接待游客286336人次,同比上年增长31.79%。

  溪水经营所正努力深挖产业特色优势和供给潜力,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打生态牌、走特色路,以做大一产抓融合,提升森林食品产业;做优二产抓提升,推进森林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做活三产抓拓展,壮大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产业为基础,推动一二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张广义

【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十县十乡十企”典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