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4日讯 假期结束后,春节成了市民热议的焦点话题。有人说假期太短、有人抱怨应酬太多、有人还没有从放假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但年后很多市民都在“哀嚎”“每逢佳节胖三斤”的时候,市民的钱包却在角落里也“呐喊”着“每逢过年瘦三斤”。
据了解,大多数微信市民都表示春节期间的花费在1万元以上。动辄上万的花费,让市民感慨,春节变成了“春劫”,但也有市民对过年骤然升高的花费不以为然,有市民表示,过年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团圆开心,当然就不能在乎钱的事了。
苦晒春节账单无奈变身“负翁”
过完年,市民们在“收心”的同时,也开始“收拾”账单。在晒账单的同时,许多市民纷纷感慨,与其说是回家过年,不如说是回家花钱。买年货、包红包、走亲访友、聚会娱乐……样样都离不开花钱。
一位王女士称自己过年的花费达一万五千元,“因为家在外地,一年到头只回去这一次,回家一定要给父母买东西,回家再给父母5000元红包,年货3000元左右,油费至少600元左右,同学聚会2000元左右,在给晚辈的压岁钱,走亲访友串门,回家买些零零散散的,节后一统记钱数着实下了一跳。”
许多市民在晒完账单后纷纷大吐苦水,这个春节开销太大,过个年压力很大。不少市民无奈地感慨:“公司发了年终奖,本来心里美滋滋的,可钱在口袋里还没有捂热,过年回家一趟就全部花出去了,甚至还不够用。”
过节花费已婚超过未婚
记者调查了解到,已婚的70后和80后成为过年花费最多的主力军,未婚人士的春节花费则相对较少一些。
小丽和孙军是一对70后夫妻,这个春节他们回到山东老家过年,孙军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二人的春节花费在2万元左右。孙军表示,“像我们这种结了婚的人,现在又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过年的开销还是非常大的。”孙军粗略计算了今年的花费,三口人往返交通费在3000元以上,给父母5000元,买年货花了近3000元,双方兄弟姐妹家孩子的压岁钱总共4000元,去长辈家里拜年买礼品的钱约3000元。此外还有各种零散的花费至少2000元。
而对于单身者的过年花费要相对较少。本地小伙小君表示,今年他的春节花费大概4000元,主要花费在路费上,还有回家给亲戚家小孩的红包以及同学聚会的花费。小君说,“自己刚工作一年也没有女朋友,过年跟父母一起过,年货全由父母准备,孝敬父母的红包也被他们全数还回。”
80后夫妻倍感压力山大
虽然70后的孙军夫妻的春节花费在20000元左右,但是他的孩子也在春节期间拿到了来自亲戚长辈的3000元压岁钱,“这些钱被我们拿了,替孩子‘暂管’。”孙军笑称,赚回来的压岁钱让自己稍感安慰。
但80后的小郭夫妻就没这么幸运,结婚三年的小郭暂时还没有孩子。“但回家走亲访友,亲戚家的孙子孙女都得给红包,每人五百元,自己还没要孩子,都是赚不回来的钱。”小郭说,他的一个弟弟和妹妹尚未结婚,今年他也给弟妹发了500元的压岁钱。小郭表示,今年的春节期间他发出去的红包有4000多元,而且全部都是有去无回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跟小郭夫妻有同样遭遇的80后不在少数,他们都觉得过年期间压力山大,多数人都是供房供车一族,一个春节过去,不少人负债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