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爱国情 奋斗者】永不消逝的电波——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八〇四台
2019-04-09 15:53: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周秘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4月9日讯 (记者 周秘)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八〇四台1971年4月建设,1975年5月正式开播。八〇四台转播基地坐落于黑龙江省海林市三道乡与林口县莲花乡交界处海拔1184米的小锅盔山上,距离牡丹江市区175公里,是牡丹江市各县(市)广播电视信号的发生地和重要的微波枢纽站。主要负责牡丹江地区和松花江东部地区边远山区65个乡镇、5个林业局及铁路沿线150万用户广播电视转播,这里天气、路况等自然条件恶劣,全年采暖期达240天左右,冬季气温最低达到零下四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中,八○四台42名干部职工用战严寒、斗寂寞,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高山一线,确保党中央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他们用扎根高山做奉献的精神诠释了爱国者和奋斗者的赤子之心。

  不懈坚守,确保广播电视安全转播。

  八○四台干部职工身在高山,始终坚持责任重于泰山,把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优质播出放在第一位,他们战严寒、斗酷暑、坚守高山第一线,对电视、调频广播发射机坚持周检、月检、季检、年检制度,做到组织到位、管理到位、维修到位、备件到位,由于措施得力没出现停播事故。发射机每百小时台内停播率<1%秒,台外停播率<15%秒,圆满完成了广播电视转播任务。连续5年被省、市局评为先进转播台。

  八〇四台坐落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小锅盔山上,天气、路况等条件十分恶劣,气温变化无常,全年采暖期达240天左右,冬季气温最低能达到零下四十多度。

  2012年11月11日至15日,八〇四台所在的锅盔山遭受了连续强降雪,暴雪深度达800毫米,道路冰雪封冻,树木被积雪压弯甚至压折,电线挂冰,造成外电供电短时间中断,十八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突如其来的极端恶劣天气,八〇四台全体职工顶着严寒,踩着积雪,全天坚守在一线岗位应对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克服重重困难,将雪灾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八〇四台用七天七夜冰雪中的坚守,将党的声音传递给迫切收听收看的全市人民,圆满完成党的“十八大”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任务。

  2014年1月18日早晨,山上突然停电,雪灾造成半山腰324至327高压10KV油炸杆倒杆事故,因连续下雪道路积雪严重,电力维修车辆无法到达现场维修。电台立即派出机务人员,冒着零下35度严寒,携带相关工具和材料连续工作近6个小时,终于恢复了供电,保证了春节期间重要广播时段安全播出。

  攻坚克难,实现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八〇四台由于建台早,基础设施薄弱,2015年抓住国家对高山艰苦台站基础设施改造的有利时机,并经过180多天的奋战,机房、宿舍、防雷接地网、高压线路等高山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竣工。受海拔高、交通不便、施工期短等因素影响,这次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历经三年时间,总投资突破360万元,是建台40多年来投资最多、改造最彻底的一次。

  高山上工作,需要激情,更需要毅力。全台职工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2015年7-8月份全台技术人员配合省微波总站调试完成了上接依兰、下传鸡西-密山-虎林、牡丹江、穆棱-东宁-绥芬河等方向干线网,8GMHZ-200M数字微波(广播电视通信系统)为全省无线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开通了信号源。

  大锅盔山每年5月至9月是雷电频繁爆发期,直击雷、感应雷、滚雷频繁发生,每年因雷灾造成卫星接收设备、发射机系统、电源系统等设备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万元以上。为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2016年对发射塔、机房、10KV供电线路末端的200米架空裸露线路接地网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施工,使用新型降阻剂和接地降阻模块,增设工频防雷接地网面积225平方米,做到发射塔接地电阻<5Ω、机房保护接地电阻<3Ω,对机房供电设施、发射机系统、微波系统采用三级浪涌避雷保护措施,使用氧化锌SPD3+1浪涌避雷保护模块,即第一级电源供电端防过压、第二级防过流、第三级限压技术措施,有效防范雷电危害,效果明显,杜绝了重大停播事故现象发生,有效提高了安全播出质量,每年为单位节省资金达数万元。通过技术改进和设备升级提高了发射机运行质量,为八〇四台广播电视优质安全播出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杨禹

【专题】爱国情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