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郝长海:30年绕地球跑了40多圈 无任何服务投诉
2019-04-11 10:20:27 来源:大庆网  作者:潘迎春 万钧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4月11日讯 1966年出生的郝长海,是大庆市公共汽车公司东风分公司驾驶员。

  作为一名公交车司机,长年在车上,枯燥、乏味、疲倦……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强者。他,也坚持了30多年。

  这30多年的坚持,他累计运行12240个台班,安全行驶172万公里,运送乘客1200万人次,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无任何服务投诉,创造了奇迹。

  老郝有股“长劲儿”

  郝长海1966年生人,1981年参加工作,1993年入党,连续二十余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员工。先后开过4路、7路、17路等8条公交线路,驾驶过广州单客、哈五型、哈七型等9种车型的公交车。

  大庆这些年各种公交车类型,他都熟悉,不但能开还能修。

  要说他有多巧,好像还真不是这样。

  郝长海的双手不比其他人灵活,思维也不比其他人敏捷,但是,他身上永远有一股“干劲”。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地干,手握方向盘、脚踩离合器、一公里一公里地干。

  在公共汽车公司,提起郝长海,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的,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好人——好师傅”。

  每年的7、8月份休假高峰,驾驶员严重短缺,他年年都到队里主动请命,要求跑双班带联运,几十年来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有人说他:“老郝,联运就补那么点钱,还不够折腾的,不如在家歇会得了。”郝长海憨憨地笑了:“大伙家里都有事,我家里有我媳妇呢,没事,多跑点班,没啥。”

  开公交34年,他有30个年三十跑夜班,当夜空中绽放起绚烂的烟火、亲人们摆满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时,他才风尘仆仆地赶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2006年他顺利考取驾驶技师资质,开始带徒弟,事更多了。

  新手司机有的缺乏驾驶经验,心中胆怯,尤其对冰雪路面行车,有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交通安全缺乏足够的敬畏。

  他根据每个人性格特点、驾驶习惯、领悟力不同,总结出安全行车七言诗:“走过春夏与秋冬,安全行车记心中;谨慎驾驶千趟少,大意行车一回多;十字路口易闯祸,一慢二看三通过;停让躲慢要果断,犹豫不决出祸端;夜间会车要谨慎,远光近光有分寸;雨雪雾天要注意,低挡低速勿争先”。

  经他传授、指点的近百名徒弟,至今都已经成为公交线路上的中流砥柱,徒弟谷思明获得黑龙江省公交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名、张红艳获得矿区服务事业部驾驶员技能比赛第三名的好成绩。

  老郝有股“钻劲儿”

  郝长海开车,是子承父业,他的父亲也是开了一辈子车,小时候他就经常跟着父亲,一起开车、修车。

  父亲告诉他:“开车容易修车难,车也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只有你先去了解它、爱护它,它才会成为你最忠诚的朋友。”

  1984年刚开车时,他开的14路是广州铰接式客车,在一次返程途中,他拉了满满一车乘客,车却坏了,总是熄火,他以为是油路问题,就把化油器进油口的滤网拆下来清理了一下,却没有任何效果,想报救急也找不到电话,数九寒天把他急得满头是汗,好不容易把车对付开到了团结路始发站,经老师傅一排查,根本不是油路问题,是分电器的白金触点被磨损的没有间隙了。

  这时他才深刻体会到父亲说的话,也更加坚定了他开车先从学会修车入手的决心。

  他买来了《汽车构造与修理》,《汽车故障检测》、《汽车电工》等书籍,一头钻进知识的海洋。

  从哈五型铰接式客车到宇通空调客车、从汽油发动机到柴油版电脑发动机,他每经手一个车型,都要先研究明白使用说明书,对车型车况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线路上的人都知道,车坏了,修理工如果忙不过来,就去找郝师傅,他的车上有“百宝箱”,要什么有什么,小毛病,他能手到病除。前不久在行车途中,他看见路边停着一辆通勤车,后机盖被撑了起来,司机是个年轻小伙,正在焦急地打着求助电话,想弄明白,为啥这台车会不明原因出高温。

  郝长海一检查,发现是风扇皮带折了,他二话不说,到自己的“百宝箱”一倒腾,三下五除二就把问题解决了。

  多年来,郝长海始终坚持“三提前”,提前熟悉车型、提前了解车况、提前做好车检,从而确保了正运率100%、缺车率为零,他的车连续16年被评为公司红旗设备。

  老郝有股“巧劲儿”

  去年三月末,队里新接了14台金龙客车,老郝早上发完通勤,就来到队里帮忙办新车落户手续。

  手续办完了,他却发现了问题。原来,新车车门开启后,车门内侧底边有两个特别锋利的直角边,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刮伤脚面,这个隐患不消除,新车上线以后将后患无穷。

  他用手机把车门上的隐患拍了照片,回到队里,几个人就一起研究了起来,该怎么做才能消除隐患?通过一个多星期的设计、研究,反复上车安装、实验,最终确定了为车门装“护角”的方案。

  “护角”设计成功后,安装到车门上,轻巧便捷,新车车门刮脚的安全隐患迎刃而解。

  不但应用到所有9路车,还推广使用到了兄弟车队的同类车型上,并成功申报了2018年的青工“五小成果”。

  某年五一节,客流量特别大,他在运行途中就感觉到车方向有点向左跑偏,到站后,马上进行检查,发现左前轮刹车鼓发热严重,他一分析,车刚进完二保,一定是更换刹车配套造成的,就用扳手对刹车间隙进行了调整,及时排除了车辆隐患,确保了车辆的安全正点运行。

  多年来郝长海始终保持着良好的驾驶心态,开车不急不躁、细致耐心。他在行车中做到“三不一平、早中缓”,不超、不抢、不急刹,平稳起步早预见,中速行驶缓加油,用慢、细、稳确保安全行车无事故。

  老郝有股“细劲儿”

  每天在车厢中,面对形形色色的乘客,面对不同乘客的不同需求,郝长海坚持微笑面对,热情服务,不急不躁,主动换位,把服务做到比乘客的需要更早一步,离乘客的满意更进一步。

  他为自己制定了“三个20”服务标准,停车距离站牌不超20米,距路牙石不超20厘米,挂挡起步再多等20秒。

  遇到“老弱病残孕“特需乘客,不落实座位坚决不起步。

  一次,在行车中,他发现有位大娘扶着大爷乘车,大爷是脑血栓后遗症,走路腿脚不好使,他就主动到车下把大爷搀扶上来,并安排好座位后才起步行车。下车时他又主动跑到后门,又把大爷抱到了路边的人行道上。

  郝长海跑了一辈子车,对公交、对乘客的爱可以说是深入骨髓。在车厢中,他帮助乘客的事举不胜举,运行途中有乘客突发疾病的、有带孩子乘客小孩发烧抽搐的,他都及时帮忙送医院救治,争取最佳的抢救时间。多年来,郝长海共收到锦旗20面,表扬信、表扬电话106个,拾财物折合人民币12万元。

  多年的付出,他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被评为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首届“矿区工匠”,也是2017年安全行车百万公里全国最佳驾驶员。

  2017年11月22日,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第五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中国道路运输年会上,郝长海作为全国仅有三位、黑龙江省唯一一名公交驾驶员的代表,接受了交通运输部对公交驾驶员的最高礼赞。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