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齐齐哈尔市有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充分利用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惠的政策措施,以他们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和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融入到创业的时代潮流当中,书写永不言败、激情燃烧的青春。
今天起,齐齐哈尔日报开设《青年创业之星》专栏,系列报道全市青年创业典型事迹,通过他们的励志故事,激励广大青年发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潜能。
东北网4月11日讯 “鹤乡烧饼”,不仅是鹤城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更是离家在外的鹤城人心中的家乡味道。没有珍稀的食材,没有复杂的烹饪手法,却做出了最具特色的家乡味道,而这牵动万千游子味蕾的故乡味道的最初创始人,就是记者眼前的冯莉,一个集自信、开朗、踏实、诚恳于一身的女子。
冯莉是家里的“老疙瘩”,但却没有一般“老疙瘩”那些得宠的特殊待遇,自小养成了独立自主性格的她,很早就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无奈资金一直是困扰她的大问题。20多岁时,她在一家烧饼店打工的经历成为了她实现梦想的转折点。谁家开店都有点“看家绝技”,烧饼店的烧饼烤制技术自然是“镇店之宝”,肯定轻易不会外传。但是冯莉踏实肯干的态度让师傅最终将烤制烧饼的绝招传给了她。“孩子,你肯吃苦、肯动脑,我看好你,也支持你自己干。”就这样,在师傅的鼓励和支持下,冯莉筹集1000元人民币,和丈夫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一楼冷阳台开了第一家“烧饼小作坊”。
白手起家没有容易事。早上4点开工,晚上7点回家是常态。冯莉告诉记者,当时的冷阳台没有取暖设施,一到冬天,经常冷得袜子冻在了脚上,睡觉时她不得不穿着袜子,母亲不知原因硬让她脱下来。“当袜子被母亲脱下那一刻,泪流满面的不仅仅是母亲,还有我自己。”但是第二天早上,冯莉就忘记伤痛,忘记疲惫,准时开工,微笑面对每位顾客。自己苦点不要紧,最难的是当时孩子跟着一起吃苦,扩大经营后,依然要每天凌晨2点半起床准备,4点出早市,之后回到店面一直到晚上8点多。几个月大的孩子一整天看不到妈妈,哭闹着让姥姥带着在路上望着、找着,盼着妈妈早点回家,说起这段往昔,冯莉依旧眼含泪花。
“我坚信付出就会有回报,自己的汗水更不会白流。”2000年有了自己的店铺,“小烧饼”的知名度大起来以后,冯莉便萌发了连锁经营的想法:“若能把小烧饼做成产业,就会让更多有意愿创业的人学到技能,跟我一样赚钱。”虽然这个想法当时不被看好,但冯莉铁了心一定要让小烧饼成为大事业。不仅在2008年成功注册了“绿都鹤乡”商标,后期还成立了齐齐哈尔市鹤祥餐饮有限公司,开启了连锁经营模式,走上了品牌创业之路。
为了让“绿都鹤乡”尽快打响知名度,冯莉不惜成本扶持40位创业者无偿使用品牌3年。作为最早的连锁经营者之一,康丽娟的绿都鹤乡店已经有11个年头,她告诉记者,鹤乡烧饼的投资小、技术好,关键是品牌十分成熟,百姓都熟悉和认可,几乎是一份没有风险的投资。正是当初几万元的投资,换来了康丽娟的一份事业,而且是一份蒸蒸日上的事业,她的店铺开起来后,从技术、产品到服务,公司都定期进行指导和检查,眼看自己的生意越做越火,康丽娟的表哥和表姐也加入了“绿都鹤乡”的队伍。另一位绿都鹤乡烧饼连锁经营者高岩表示,投资小、回本快是他当初决心开店的主要原因,不到一年就回本的项目实在难得,而且客源还十分稳定,用他的话说,稳赚不赔当然要干。
树木的成长离不开水和土壤,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说起对自己和公司的支持与帮助,冯莉首先要感谢市妇联。她说:“市妇联像‘娘家人’一样关心和温暖着我,他们定期走访了解企业发展情况,积极为我搭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让我的思想与时俱进,更开拓了眼界,市妇联鼓励并推动了我和公司的共同成长。”冯莉告诉记者,她感受到的帮助与关怀还有很多:“在注册商标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绿都鹤乡’,不仅源于我对家乡的情感,也想感谢党委政府对我的帮助”。从以往的“说着说着就放下了”到现在“说着说着就办了”,冯莉坦言,家乡营商环境的改变有了质的飞跃,她张口就举了个例子:“因为公司中央厨房的手续审批,我找到了建华区政协,工作人员接见我后直截了当问我遇到什么困难,立刻协调药监部门开办公会。”“当我为工厂选址发愁时,建华区园区办第一时间帮我联系,并且直到我满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冯莉告诉记者,正是家乡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坚定了她不断努力向前的决心,也促进了公司的规模化发展。
如今,鹤祥餐饮有限公司已经踏上了规范化运营管理的轨道,店铺不仅在省内有130余家,还在广州、大连、沈阳等地站稳了脚,更建成了千余平方米的生产配送中心,10余个系列的产品种类达百余种,正在开展的创业联盟业务也进展顺利。绿都鹤乡,一个小烧饼做出的大产业,正在中式快餐品牌之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