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1日讯(冯宏伟 记者 霍枭涵) 近年来,大兴安岭呼中区以廉洁、务实、高效、便民为服务宗旨,全力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减少办事环节102个,减少申报材料141项,投入专项资金10.7万元。

据了解,呼中区开展了“一把手走流程、座窗口”活动,减少办事环节102个,减少申报材料141项,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2件。投入专项资金10.7万元,对窗口服务单位座椅、便民服务箱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设计科学合理的一次性告知单,告知各类事项774项,制定印发《简化用语提示卡》、《标准服务用语卡》2000余张,制作《便民知识手册》1000余册。在全区窗口服务单位设立党员先锋岗,建立A、B岗工作制、实行邮寄业务进大厅和“5+1”工作制,制度实施以来已在非工作时间提供服务100余人次。同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多种媒体曝光典型案例,加大投诉举报渠道的宣传力度,让办事群众光明正大走“前门”,“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化,营商环境焕发“新气象”。

据介绍,呼中区采取召开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支部书记讲党课及党员集中学习等形式,对《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行系统学习。呼中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牵头,联合税务局、司法局、国土局等12家单位举办宣传活动,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悬挂标语50余条、电子显示屏30余条,广泛宣传我区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并现场提供咨询服务,全力打造法制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增强职工群众法律意识,让营商环境法制建设步入“新轨道”。

此外,呼中区还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的方法,分类分级开展干部培训教育工作,扩大培训范围,扩充培训时间和内容,保障培训见实效。同时,以“钢牙”啃“硬骨头”的决心转变作风,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21次,发现14名职工违反工作纪律,给予实名制全区通报,党政一把手进行函询。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起,违纪违法案件50件,通过媒体曝光典型案例2件,运用“第一种形态”教育、处理151人,利剑高悬,重塑营商环境“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