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稀罕事儿
搜 索
大庆70后王涛:手作“干打垒”留住家的温暖回忆
2019-05-19 09:16:34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李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王涛和他制作的干打垒微缩沙盘。

  生活报5月19日讯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萧伯纳曾说过:“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里的美。”的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老房子,那里保留着儿时最纯真、最朴实、最美好的时光,承载着一家人最温暖的回忆……

  大庆市70后王涛,为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家人在红旗村干打垒(干打垒:指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入黏土,夯土垒墙而盖成的简易房屋。)中居住、生活的场景,耗时49天,按1∶35比例,手作了一套当年所住老房子的微缩沙盘。

王涛儿时在干打垒前留影。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梦已经醒来,心不会害怕,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记者随王涛一起回味了这段“手作之旅”。

  缘起:受袖珍艺术品启发想用微缩景观留住童年回忆

  “想手作‘干打垒’,是受之前偶然看到一位袖珍艺术家制作的北京四合院微缩沙盘的启发,当时就觉得这种微缩景观小巧、坚固,造型逼真,质感强,视觉效果好,东北民宿做出来也一定很有味道,而在我心中最美的东北民宿莫过于儿时的家。”王涛向记者娓娓道来,1978年出生的他是家里的“老疙瘩”,上面还有大哥和姐姐,当时一家人住在大庆红旗村的干打垒中,这里是原大庆市建一公司家属区,一直到1988年前后,他们一家才搬离此处。“那段大庆石油会战、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虽然清苦但精神富足,日子也特别有奔头,浓浓的亲情和一个个温暖瞬间时常在脑海中浮现。”

当年的老房子如今还在,只是荒芜了。

  王涛回忆,父亲1971年因招工到大庆,母亲1975年以家属身份从吉林老家带着大哥和姐姐来与父亲团聚,组织安排居住在红旗村干打垒。记忆中,父亲那时上下班很辛苦,得先从家骑自行车赶到十几公里外的光明村,才能搭乘上班车去单位,风雪无阻。“每当夜晚听到一串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我就知道是父亲回来了,赶忙跑去开门,冬季里风雪会瞬间灌进屋内,父亲的棉帽、胡子、眉毛上都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霜。父亲从无怨言,进屋坐上烧热的炕头,烫一壶烧酒,卸下一身的疲惫,也觉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母亲那时属于家属工(多数是女性,为职工的配偶),可以种地,自给自足的同时解决了一部分食物供给问题;还可以进入各个配套基地工作,如砖厂、粮站、酒厂、商店、卫生所、托儿所等,获得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记忆中母亲在砖厂工作过,拿着夹砖器装车,丝毫不比男职工们干得差。父亲早出晚归顾不上家,家里的大事小情、饮食起居皆由母亲操持,院子里的鸡鸭鹅和两头猪都被母亲养得膘肥体壮,赶上杀猪,爸爸的同事邻居,母亲的好姐妹全都聚到家里吃杀猪菜,满院子热热闹闹的。

王涛还喜欢做一些精美的手办。

  “我小时候特别顽皮,院门是锁不住我的,经常不写作业跳墙出去玩,直到天黑才舍得回家。印象最深的是,大哥经常把我揪回来教训一顿。有段时间,母亲因病住院,父亲每天送饭、陪护,我和姐姐的饮食起居以及饲养鸡鸭鹅猪的重担就落到了才十几岁的大哥身上,他不但要挑水给我们做饭,还要喂禽畜。”王涛感慨地说,那些温暖的亲情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因为平时我就喜欢临摹一些梵高的油画作品装饰室内,做些精美的超轻黏土卡通真人手办送给女儿和朋友,有些自学的美术基础,而且在工作中也接触过测绘,所以就想,何不也尝试制作一组微缩沙盘,还原当年一家人其乐融融住在干打垒中的场景,用它留住那个年代一家人美好而珍贵的记忆呢?此想法一出,心中激动不已。”

  行动:跟家人一同回想老家模样实地勘察、测绘制图、网淘材料

  想法有了,王涛开始着手准备。由于搬离干打垒已有30余年,加上那时自己年龄尚小,很多细节有些模糊,能够参考的房屋实景只有8岁时拍摄的三张照片,所以请来父母哥姐一起回忆“老家”当时的模样,包括房间布局、家具陈设、门窗颜色、生活用品等细节。“家人都兴奋不已,为此投入了极大热情,妈妈生怕语言表达不准,还画出一个矮柜的图来给我做参考,大家争相发言,认真挖掘着那段岁月的记忆,讨论过程中,偶尔还会‘争论’一番,比如门是向左开还是向右开,窗框是蓝色的还是绿色的……大家都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通过集思广益,整合了家人的记忆碎片后,王涛便启动了这套干打垒微缩沙盘的制作工程。“老房子虽然已经破旧荒芜,无人居住,但实地勘测还是少不了的,那里距我现住址也就30公里路程,去勘察很方便。”王涛告诉记者,2月23日,他正式开启“手作干打垒之旅”。“站在一家人当时住过的那栋干打垒前,对照着我儿时的照片,仔细测量、琢磨,为了精益求精,我先后去勘察了三次,这才动手按照1:35的比例测绘制图。”

  图画好了,便进入最烦琐的材料准备环节。经过预估,需要微缩景观专用小红砖、PVC雪弗板、超轻黏土、桐木条、防腐漆、乳白胶等60多种材料。“这些材料多数是我从网上淘来的,还‘征用’了父母家的一些老物件和女儿的玩具等。”王涛说,半个多月的前期准备就绪,便开始搭建房屋:用PVC雪弗板架起墙面,用5×6毫米的桐木条做房梁、2×2毫米的桐木条做窗框,再用水凝胶、乳白胶粘贴加固,用镊子夹着一块块小红砖粘成房檐、烟囱、院墙、地面,这些都是按实际砖数来的,共计使用了将近4000块,整个模型下来近800元的预算,近一半用在了这上面。

  房屋的主体结构完工后,便开始做内部装饰。西边的大屋内有沙发、单缸洗衣机、大立柜、高低柜,其中,大立柜和高低柜都是当年有木匠手艺的大舅给做的,因为大立柜实物还在,所以上面的烫花图案王涛画起来得心应手;父母的卧室有火炕、小花被、写字台、红灯牌收音机和两个黄色木箱;姐姐特别爱学习,所以她的屋内有个炕桌,还有一个铁架子制成的桌子,红色木椅,姐姐常坐在桌前看书,甚至还有一罐蜂蜜,这是按照姐姐的回忆摆放的,姐姐说,有一次父亲特地买了一瓶蜂蜜给她,她便一边用筷子头蘸蜂蜜舔一下,一边学习;大哥是个军迷,中学毕业后就一直有个军旅梦,他天南海北地淘军品,淘来的老式军装、军被、礼服,军用水壶、饭盒、钢盔,都蛮有年代感的,在一次单位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上,他还特意把收藏品拿出来布置展厅,并亲自讲解,因此他的房间内摆放着一个铁床,床上铺着白色床单,还有一床军被……

  出炉:耗时49天手作“干打垒”连水缸上的福字都没落下

  “从2月23日开始实地测绘、等比例制图、准备材料到4月12日完工,历时49天,干打垒微缩沙盘终于问世。”王涛仍然难掩兴奋地说,根据全家人的回忆,老房子里原有的镜子、水缸、菜板、烧水壶等,都用不同规格的pvc雪弗板和超轻黏土制作而成,并原位摆放到了他的微缩沙盘中,其间,也在对细节不断地推敲、修改,尽量准确地还原那段岁月的印记,就连猪圈里的小猪、院子里的小鸡和水缸上的福字都没有落下。

  涂外墙面时,王涛从干打垒原址找来细干草,打碎后用场景泥加乳白胶和在一起,铺到墙上。院子里的草坪,是他找来草丝,先做出垄沟雏形,再把草丝一点一点粘上去才完成的。起初微缩景观内没有安灯,可把房盖扣上之后,室内一片漆黑,视觉效果很不理想,于是,他就给每间屋子装上了灯,还在院子里挂上了象征喜庆祥和的红灯笼……

  “看着被点亮的老房子,我们一家人的思绪,又被拉回到那个年代温暖的家中。”

  心愿:送给父母回味美好时光想让干打垒遗存留得更久

  “我把这套干打垒微缩沙盘作为礼物送给了父母,希望二老看到它时,就能想起那个火红年代里,忙碌艰苦而又温暖幸福的美好岁月。”王涛由衷地说。

沙盘内景。

  红旗村干打垒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庆市龙凤区龙凤镇前进村西六公里处,是大庆石油会战时期艰苦创业的历史见证,是干打垒精神的发源地,建于1960年,其对于大庆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干打垒群本体及所占面积21000平方米均为重点保护区。王涛向记者介绍,有关部门对红旗村干打垒群一直在保护,通过给村民发放一些工资,让他们做一些保护工作,也不允许外人居住,他希望干打垒遗存能得到更好的维护,留存得更久一些……图片均由王涛提供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