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28日讯 5月的哈尔滨新区,一批省市瞩目的重点项目不负时节,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呈现出一座座塔吊直冲云霄、工程车辆川流不息的火热建设场景。今年,哈尔滨新区计划推进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60个,目前已经有51个实现开复工,预计7月末实现全部开复工。
这是一幅令人振奋的城市发展施工图,更是一份服务大项目开复工的成绩单。年初以来,项目落地推进工作成为新区的“一号工程”内容,政府主要领导主动扛起项目“施工队长”的重任,为项目落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各职能部门以做好“服务员”为职责,主动上门与企业负责人对接,了解所需所愿。正是在这样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进下,一个个重点项目,如同一根根坚实的桩基,深深扎入新区大地。
做好“施工队长”
项目节点环环相扣不误工期
在哈尔滨新区,每一个与项目建设有关部门的墙上都挂着一张“作战图”——重点产业项目建审手续办理情况推进表,从征拆直至开工验线、临时围挡,52个项目推进节点和负责部门都详细标明,完成的会打上“钩”,工作进度一目了然。
记者发现,在每一个项目最后一行还都粘有一张活动的小纸条,小红纸条总括了项目的重要推进情况。“这个条是动态的,一周一更新,主要目的就是随时掌握项目每一步进展。”哈尔滨新区企业和投资服务局局长郑向东告诉记者,这个表由项目包保工作人员来完成,倒逼他们抓项目要盯得紧、抓得细、落得实。
(下转第九版)
(上接第一版)与此同时,新区还建立了三级联络员和三级问题协调等机制,形成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人人有责任的工作落实体系。建立项目服务机制,配备项目专员,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加快项目入库、落地、竣工等各个环节进度,促进项目快开工、快推进、早见效。建立专门的项目督办机制,采取重点督办、分段督办、定期督办和不定期抽查的办法,严督实查,跟踪问效,对项目进展及相关情况进行通报。
做好“服务员”
合力推进跑出“加速度”
在哈尔滨新区,推进大项目建设谱写的是一首协奏曲。只要和项目建设能沾上点边儿的职能部门,都纷纷上门对接,主动服务,合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加速跑”。
2月20日,哈尔滨新区城市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局为企业下发了定向服务开复工项目工作方案及执法服务告知单等系列清单,使施工企业知晓相关法规制度,减少因不规范建设带来的麻烦,为项目开复工提供优质服务。“为更好服务项目建设,提升事前、事中、事后的执法服务效能,我局成立领导小组,定期深入包保项目实地查看,掌握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哈尔滨新区城市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局局长蒋耀卿介绍。
哈尔滨宝能国际经贸科技城项目是新区今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在筹备开工的过程中,哈尔滨新区城市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局便主动上门服务。“城管局为建设工地开设道口、设置围挡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和帮助,这将保障项目更顺畅地开工。”哈尔滨宝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总经理郭天龙说。
今年,新区还在全省率先推出建设项目“承诺即开工”审批服务。3月29日,哈尔滨中翼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次性领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四证”及相关手续,具备了合法开工条件,即日即可施工。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拿到施工许可证仅用了9天时间,为企业抢出100天的有效施工期。“近日,我们又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公示前置,从而可以进一步优化审批时间,为产业项目建设再加速。”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李晨光说。
严把“准入关”
确保高质量项目早落地早达产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项目。为严把项目质量关,新区在招商项目签约及挂地前各加一道“门槛”:年初起,产业项目挂地前须签监管协议;近日起,招商项目需通过专家评审才能签约。
日前,记者如约到郑向东办公室采访,却未见其人。“不好意思,久等了!刚才和企业商谈监管协议细节。”匆忙赶回来的郑向东边说边翻开《新区产业发展监管协议》。“为保障招商项目质量及后期产值,新招产业项目挂地前必须签监管协议。你看,投资强度、产出效率等指标都用数字‘锁死’,这就首先保证招进来的是优质的产业项目,而且开工、竣工日期也都有规定,这将倒逼项目高效推进。”郑向东说,截至目前,20余个今年新招项目都已签订监管协议,且即将挂地。
近期,哈尔滨新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于宏又领到了“新活儿”——完善新区项目管理平台。“如果政府对项目资金来源、后期技术支撑、业态等论证不充分,就有可能出现个别‘半拉子’工程。随着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精尖’项目落地,这就需要更多的专业把关。”于宏说,此次完善项目管理平台,将对新区现有的专家库进行扩展补充,引入更多熟悉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专家,通过借助“外脑”对项目做出前瞻性预判,从而提升前期论证水平。
“政府和社会投资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评审。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可以先谋划、入库,待专家评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办理立项、规划、土地等建审手续;而社会投资项目需通过专家评审后才能正式签约。”于宏说,该区将借助省评审中心专家库,完善项目管理平台。目前,该区正忙于丰富专家库,与专家签订责任状,通过专家的智慧,为新区落地更多高质量项目把好第一道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