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6日讯 双鸭山市始终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红线意识不动摇,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坚持一手抓安全生产,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全面落实管理责任,积极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全面落实包保盯守责任。按照领导包片、监管干部包井、驻矿员盯守的原则,全市保留矿井逐矿落实包保盯守、关闭煤矿“一矿一警”落实巡查人员,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包保责任体系。同时,市级监管部门将包保盯守和巡查责任落实情况纳入督查检查范围,采取突击检查、暗访暗查等方式,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和监管人员履职尽责。
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利用“数字化矿山”平台,强化了视频监控系统在线巡检,保证工业广场、井口门、提升绞车、井底车场等重点部位监控覆盖,市、县区两级监控平台每班至少进行一次全覆盖远程在线巡检,实现了安全监管不间断、无盲区。电力部门对企业用电量实施精准监测,每周向监管部门报告用电情况。年初以来,共计对7处存在用电异常的煤矿企业进行了现场核实,进一步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此外,停产矿井由公安和煤管部门上齐了“监管锁”,公安部门利用无人机对停产和关闭煤矿开展全域巡航,煤矿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重点整治违规私设作业地点行为。根据矿井生产规模、通风能力、采场布置等情况严格核准生产工作面数量,作业规程必须经备案审查合格,并经监管部门实地勘验后方可施工。完善了煤矿交换图管理制度,煤矿企业采掘工程平面图等图纸资料必须经资质部门实测,经县区煤管部门审查后,每季度向煤管和自然资源部门报备,强化了煤矿企业施工工程的控制和监管。同时,严格执行“火工品”限额供应制度,按照批准的工作地点和工程量,由县区监管部门审核火工品用量,对私自增加作业地点、弄虚作假等行为,严格执行“四个一律”措施,并纳入“黑名单”。
突出重点矿井、重点时段安全管控。将系统复杂、入井人员较多的煤矿以及具备生产条件的提能改造矿井作为重点监管对象,通过组织专家进行系统审查、落实高风险煤矿“安全体检”、采取24小时远程监控等方式,实施重点监管,坚决防范遏制重大事故、坚决防控“最后的疯狂”。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定期组织公安、煤管、自然资源等部门对煤矿企业进行全方位监管执法。此外,双鸭山市还建立了煤矿非法违法生产行为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了举报电话,举报事项一经查实,最高奖励20万元,营造了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