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947人,其中患病人员3507人,23种大病人员205人,18种慢病人员2231人,因病致贫4210人。
东北网7月3日讯 日前,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自牡丹江市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健康扶贫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得到有效控制,贫困人口防病治病理念不断增强等方面工作的实效,有效降低了贫困人员就医门槛,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2018年至今,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共诊治贫困患者6000余人次,减免各项医疗费用180余万元。
据了解,全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947人,其中患病人员3507人,23种大病人员205人,18种慢病人员2231人,因病致贫4210人,因病致贫占比60.6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在落实扶贫政策和举措方面,在市内公立医疗机构及县域内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了健康扶贫综合服务窗口,贫困人口就诊时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两免四减半”等政策。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对口支援关系,开通远程会诊服务。对大病、重病、慢病进行专项救治,对23种大病针对不同的患病情况制订诊疗方案,按照单病种付费标准,分病种、分批次进行救治,目前救治率为99.51%,对18种慢病进行签约式免费上门服务,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及治疗,目前慢病签约率达100%。贫困人口每年可在乡镇卫生院享受一次免费体检,孕妇可到县医院或县妇幼保健院进行一次免费产前检查和健康指导。
此外,牡丹江市还开展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市29个贫困村村卫生室建设率和标准化率均达到100%,各村卫生室均配备具有乡村医生证(执业医师、助理医师)的村医。通过深入贫困村屯开展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使贫困人口科学健康生活方式逐渐养成,贫困人口防病治病理念不断增强。
今年,在开展定点贫困村帮扶工作中,市卫生健康委将产业帮扶作为定点帮扶村帮扶的重点,积极为帮扶村联系产业项目。还要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强疾病筛查,对贫困患者免费提供一线抗结核药品,强化大骨节病、克山病综合防治,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进行动态监测、治疗。将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地方病病人全部纳入大病集中救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