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全省公证员标杆——“专治疑难杂症的”赵平
2019-08-24 20:04:52 来源:东北网  作者:唐继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24日讯(记者 唐继厚)在十年的公证工作中,他先后荣获齐齐哈尔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司法行政“三等功”、全省青年岗位杰出青年、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市直机关“三比一争当”服务民生业务能手等荣誉称号。他,就是齐齐哈尔市鹤城公证处信息部主任赵平,一名从SOS儿童村走出来的青年党员。

和同事们交流学习。 公证处提供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赵平,2009年8月到鹤城公证处工作,201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平(平哥),我这打印机不好使了、我这软件出问题了、我的电脑中病毒了……”他一个人面向全处50余名同志,并负责全处的网络信息和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每天忙得团团转。他保障了公证处电子设备全年无故障运行,就像自己的网名一样——“专治疑难杂症”。

  除了正常工作外,他还致力于公证处的文化建设,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大数据时代的公证数据中心构建》理论文章,获得全省十佳公证论文奖,得到行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他制作了公证版《小苹果》、党建文化墙、业务宣传片《风劲扬帆正当时》,他还制作了抖音视频《爱心送考》……这些作品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和付出。大厅LED播放的内容、工作简报、联欢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的电脑影像设计都有他的身影。

  他工作起来没有时间概念,无暇去完成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孩子高烧不退住院时,嘴里还在不停地说“我要找爸爸”。而此时,他为了完成软件升级改造,保证第二天软件的正常使用,毅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为了完成“一网通办”信息对接工作,他在单位的沙发上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只有每天烟灰缸里那堆成“小山”的烟头,在无声地见证着他的付出。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赵平作为信息部主任,头脑中有着敏感的信息元素。他在几年前意识到,“大数据”将会掀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鹤城公证处被齐齐哈尔市列为试点单位,由他牵头,成立了“一网通办”对接和研发团队。这期间,他带领研发团队翻法条找依据,倒排工期,经过40多天夜以继日的工作,最终在第16次上报时通过了审核。为了解决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他“一手托三家” ——齐齐哈尔人民政府信息中心、法信公证云(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浪潮云服务集团,他就像纽带一样将这三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实现共享后,拿到的第一手数据存在关键字段缺失、数据不完整,有的为数据代码格式,不能直接作为核查数据来使用,他又与厦门法信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没日没夜的对数据进行清洗调试,最终形成了符合公证核查标准的格式。

  2018年10月28日,“公证核查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公证处可获取民政婚姻、公安注销死亡信息、公积金、不动产等10个部门、48家单位、34个端口政务信息。鹤城公证处信息化建设从过去的互联网+模式提档升级,率先迈入云平台与大数据相融合的“智慧”时代,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

  常怀感恩之心倾力回报社会

  他出自儿童村,深深懂得是儿童村培养了他,才让他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他的内心中时刻怀着感恩之心,利用一切机会来回报社会。大学期间他参加微机网页大赛,将获得的奖金和生活用品全部捐给学校团委,来帮助那些贫困的学生。

  参加工作后,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到儿童村去看望“弟弟妹妹”和“妈妈们”,并总想为儿童村做些什么。2012年,已经结婚生子的他有了幸福美满的小家,那时他每月的工资还不足千元,在征得家人同意后,他想把自己上班后所攒下的2万多元钱全部都捐给儿童村,但村里的工作人员考虑到他刚刚有了孩子,生活也不富裕,并没有收下他的钱,于是他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来回报儿童村,每年从积蓄里拿出1200元,助养了一名跟他当初一样的孤儿小婉惠。7年多来,他一直陪伴小婉惠成长,生活中与她谈心,学习上给予鼓励,重要节假日带着她出去游玩,给予她家的温暖和精神上的安慰。

  在公证处开展的“一帮一”救助困难学生活动中,他积极向组织申请,帮扶了两名困难学生,为其送去了600元钱;他还向中华骨髓库捐赠了造血干细胞,让身患重病的人们多了一份延续生命的希望;他在处内发起了为贫困考生助力的倡议,组织16名同志参加爱心车队,为边远通行不便的高考学生解决行程问题;每当处内组织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时,他都是积极主动第一个报名参加。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用执着和汗水书写出了人生华丽的篇章。他感人至深的敬业精神,正影响和激励着鹤城公证处一班人和全省公证从业人员以他为榜样,在前进的道路上奋发有为、开拓创新。

责任编辑:姜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