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悲痛!致敬!红岗公安分局民警王洪超因公牺牲
2019-08-30 09:07:52 来源:大庆网  作者:沈艳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从警34年,王洪超(右二)一直工作在基层。

  东北网8月30日讯 这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

  8月25日11时30分许,红岗公安分局社区警务大队党支部书记、社区警务四大队大队长王洪超不幸殉职。在办理某专案过程中,王洪超连续工作55个小时,因劳累过度引发心源性猝死,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55周岁。

  自1979年大庆市公安局建局以来,这已经是牺牲的第84名民警了。

  “我有点累,想休息一会儿”

   他倒在沙发上再也没起来

  “我有点累,想休息一会儿。”

  8月25日11时30分许,办理某专案连续工作55个小时的王洪超回到单位后,脸色苍白,他让其他民警帮着取材料,自己倒在沙发上说想睡一会儿,这一睡就再也没有起来。

  8月28日,记者来到了他所在的红岗公安分局杏树岗社区警务室,正对着大门悬挂的“民警公示板”上,王洪超的照片排在第一位,上面有他的联系电话和微信二维码。他嘴角上扬,一脸正气,和肩上的警徽一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一切那么平静,就如同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头两天从院里走,还看见他在加班,突然人就没了,再也看不见了……”辖区居民王秘文看着眼前的照片,哽咽了,背过身去,用手抹着眼角的泪。

  从警34年,王洪超一直工作在基层。2005年警务改革后,他干起了“片警儿”。他所在的社区警务四大队负责管辖杏树岗镇的警务工作。这是红岗公安分局唯一一个农村辖区,辖区面积430平方公里,有10个行政村,一个镇属街道,34个自然屯,实有人口4.4万余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治安状况十分复杂。在别人眼里,这里又脏又累,是一个“看不到成绩、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可王洪超一干就是这么多年。

  “我们这不好管,你看看,现在让他管得多好,谁有啥难事都愿意找他。”王秘文忘不了王洪超第一次到家中的情景。了解到自己家庭困难,还要供3个大学生上学,王洪超时不时就给家里送米送面,每年过年都不忘去家里看看,扔点儿钱。

  “是一个好警察啊!”得知有媒体来采访,辖区居民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警务室,回忆起过往种种,不少人哭了。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太突然,谁都没有想到,前一阵子还到村里宣传“扫黑除恶”、有说有笑的警察,突然间就阴阳两隔了。

  民警们把大家让进房间,默默地搬椅子,拿水。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播放着王洪超生前的工作照,看着屏幕,大家眼里含着泪花,所有共处的一幕在此刻都成为永远的回忆。

  便民直通车满载着王洪超为民服务的情谊。

  帮办户口、做饭

   他为村里老小操碎了心

  居民董洪荣走进警务室时,红着眼睛,她说,一路上,她越想越痛,是心痛。

  董洪荣记起王洪超帮助邻居王金库办户口的事。

  “搬走10多年了,户口弄丢了,再补的时候得找底儿,托家里人办了多少次,也没弄明白。”董洪荣说,王洪超下村知道了这件事,电话里安慰王金库不要着急,说“尽快”。不到一个月,就办下来了。王金库为了感谢王洪超,特意从辽宁坐火车回来,就为了请他吃一顿饭,却被拒绝了。

  “挣钱都不容易,吃啥饭,我都这么胖了,不吃了。”董洪荣至今还记得王洪超的话。饭不吃,王金库又买了烟送给王洪超,也被他拒绝了。

  “这些年,没听说他收过谁的礼,人是真好,真为我们着想啊!”董洪荣说,王洪超隔三岔五就和民警去周边村子现场办公,尽心尽力地为他们解决大事小情,比他年龄小的都喜欢喊他“超哥”。

  “超哥”的片区老人和孩子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让他操心的事儿也多。

  辖区有一个12岁的男孩父母没有登记结婚,母亲生下他后离家出走,父亲得了重病去世,孩子一直没有户口。眼见孩子要上中学了,户口必须得解决。

  王洪超通过公安系统,查询到孩子母亲现在的住处,做她的思想工作,孩子母亲最终同意做亲子鉴定。他又联系了亲子鉴定机构,减免了3000多元的鉴定费用,孩子终于有了户口。

  义和村的一名老人80多岁了,无儿无女,身体不好,是村里的低保户。王洪超每次走访,都不忘给老人捎去点东西。赶上饭口,他就给老人焖饭、做菜,他就像照顾自己的父亲一样照顾老人。

  “这么多年了,他从来都是这样,没有架子,我们跟他对脾气,有啥话都愿意和他说。”居民徐德龙回忆,有一次,他的四轮车陷进了泥坑里,怎么推都推不出来。王洪超路过,把警车停在了路边,下去后,二话不说帮着堆车,被溅得一身泥巴也不嫌脏。

  这样简单的画面,成了永远的回忆。

  姐妹闹纠纷

   他忍着胃痛往屯子跑

  过日子家长里短,柴米油盐,34个自然屯一年发生的矛盾有多少?

  有了矛盾,居民首先想到的是找王洪超,这也是他经常到屯子里的原因。谁家有矛盾纠纷,他知道了立刻上门调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2016年7月11日晚,辖区内的俩兄弟因琐事怄气,动了手。弟弟扬言不想活了,要点火烧了哥哥的房子。王洪超了解二人的脾气,分头做思想工作,后来,兄弟俩握手言和。没多久,哥哥借钱给弟弟,在前院盖起了三间大砖房,兄弟俩一起养猪,日子越过越好。

  2018年4月,先锋村俩姐妹因为土地上的事,闹得不可开交,差点儿动手。电话打到王洪超这儿,他顾不上胃疼,立即往屯子跑。

  王洪超进屋时,两家人还在吵,他就在一旁认真听,不紧不慢地跟姐妹俩讲道理,姐妹俩最后和好如初。王洪超所在的警务室每年调解矛盾纠纷多达上百起,经他手调解的矛盾纠纷就占了一大半。

  “消消火气,换位思考”,在警务室的墙壁上,8个大字非常醒目,这是王洪超解决矛盾的“八字”方针:矛盾摆桌面上,向理不向人,一碗水端平。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王洪超建立起了视频调解系统,引进了“和为贵”专用调解平台,实现了调解工作的“智能化”“远程化”。成功化解了一批具有农村特点的“旧案”“积案”,预防了兴隆牧场村民群体械斗等一批可能导致民转刑、治转刑事件。

  升级警务室

   他创建了“枫桥经验”红岗版

  “一心扎根在片区,一心想把片区管好,从来没有见他有过消极情绪,每天嘴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红岗公安分局副局长张振祥的眼里,王洪超钻研业务,与时俱进。他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研发了集“839幢户图、CAD地籍图、谷歌地理图”为一体的“三图融合”技术,创建了“枫桥经验”红岗版,成为了红岗社区警务工作的亮点。

  2017年,在红岗公安分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支持下,王洪超多方联系,对杏树岗警务室进行了改造升级和规划设计,设立了办证服务大厅、调解室、阅览室、监控室等功能室。升级后的警务室,达到了全市公安警务室一流水平,方便了辖区居民办事,更拉近了警民的感情。

  2018年3月,王洪超结合新时代公安工作新要求和辖区实际,将一台11座金杯面包车改装成“便民警务直通车”。每周定期深入辖区村屯为居民服务。走下去,也知道居民更需要什么。

  6月份,杏树岗警务室联系镇村综治部门,组建起民间调解组织,搭建起综合治理平台,开通了“便民警务直通车”。这回王洪超联合综治、司法、民政、信访等相关部门人员,一起定期深入乡镇村屯,办证办事,调处纠纷,宣传法制常识,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除此之外,王洪超开展守护乡村平安建设,推进“雪亮”工程,在警务室建设了监控大厅,视频巡控,实现了“村村通,无死角”。

  在王洪超的努力下,杏树岗警务室被市公安局确定为“枫桥经验”创建活动第一批示范点,经验在全市推广。先后被市公安局评为“先进警务室” “创建枫桥经验先进单位” “铁人式公安所队”等荣誉称号。本人先后被评为全省公安监管系统深挖犯罪能手、大庆市公安局“孙杰式社区民警”、铁人式公安民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嘉奖3次。

  母亲去世时

   他守在抗洪抢险的堤坝上

  在居民和同事眼里,王洪超就像是太阳,每天都散发出温暖的光。然而,鲜有人知道,他背后的付出。

  2005年,王洪超感觉腿疼得厉害,走路费劲儿,实在忍无可忍,才去医院。经诊断,他患上了骰股头坏死,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可他一听是慢性病,执意放弃住院治疗,改用口服药。这些年来,他从来没有因为行走不便耽误过一次工作。

  今年5月,王洪超脚踝扭伤,脚肿得像个馒头,他只请了两天假,便拄着拐杖上班了。他说:“我虽然出不了警,但坐在家里看个门还可以。”他所说的“家”,就是杏树岗社区警务室。

  参加工作以来,王洪超很少休年假,总说事多,脱不开身,偌大个辖区,哪有没有事的时候?王洪超曾经和同事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好好陪陪家人。

  2014年,王洪超的母亲病情恶化,妻子守在医院20多天。当时正赶上肇源发大水,王洪超和局里领导、同事都在堤坝上抢险。母亲去世当天,他仍在抢险一线。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很少落泪的他哭得像个孩子。

  还有一次,王洪超也落泪了。那一次是在机场,送孩子去厦门工作。王洪超看着孩子离去的背影,觉得自己对不住孩子,偷偷哭了。孩子上高中的三年,王洪超一次没接送过。学校开家长会,王洪超只去过一次,还走错了班级。

  王洪超常下乡,媳妇怕他犯高血压,习惯在他贴身口袋里装几片降压药。没人时,他就偷偷扔一片到嘴里,不喝水,就那样咽下去。别人看见了,递给他水,他憨笑着说:“这些年在外头风餐露宿,习惯了。”

  有时下村屯,因为办案过了饭时,王洪超就在外边对付一口,一块面包,一根香肠,或者上老乡家要点儿开水,泡碗方便面。村里干部喊他一起吃饭,王洪超总是摆手。

  “执行任务的时候总说,等完事了,一定抽时间好好陪陪家人。”同事说,王洪超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而现在,在王洪超的世界里,不会再有永远执行不完的任务,亦不会再有好好陪陪家人的机会。8月29日,王洪超的遗体在鲜花簇拥下与这个世界告别,至此后,“王洪超”这个名字将与他一样牺牲的83名战友,刻在“英烈园”的丰碑上,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指引……

责任编辑:杨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