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一个冰城摄影师的星迹之旅
2019-09-22 09:52:19 来源:生活报  作者:薛宏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龙塔星轨

  音乐厅星轨

  银河拱桥

  生活报9月22日讯 布满繁星的夜空,看似遥不可触,却有很多方法可以走近。

  今年53岁的冰城摄影爱好者王相臣,就是一位“追星人”。他用相机对准夜空,在同一地点取景,一次拍摄下几十或上百张照片,再用电脑软件合成,把它们“叠加”成一张唯美的星空照。这就是近年在摄影圈日渐流行的一种摄影模式——星空摄影。

  近日,2019“璀璨星空”国际摄影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冰城摄影爱好者王相臣凭借《伏尔加庄园上的银河》、《阳明滩落日余晖》两幅作品摘得了一金一铜。他经历了怎样的“追星”故事?星空摄影又有哪些神奇和惊喜展现呢?随着他娓娓道来,一幅“星迹之旅”铺展开来。

  一次旅行“冲动之举”把他引入星空摄影

  一串圆月,掩映着夜色中的哈尔滨大剧院;满天星斗“洒”出旋涡状轨迹,装点着伏尔加庄园里复建的尼古拉教堂;银河化为夜空里的“七彩长虹”,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还给漆黑的荒野勾勒出几分神奇……这些像科幻片一样的照片,都出自王相臣之手。王相臣把它称之为“星空摄影”作品。“就是用相机对着夜空取材,同地点同角度拍摄出十几张上百张照片,再把这些照片用电脑软件叠加,拼成一张唯美的星空照,把肉眼看不见的星月运行轨迹呈现出来。”

  王相臣的话匣子,是从“十年前”打开的。当年,不愿意被体制束缚的他,辞职经商,有了更多可以自我支配的时间,于是买了一台车,拿起相机,开始了想走就走的旅行。像大多数旅游者一样,他也喜欢用相机记录美好,只是后来更新换代了好几次,卡片机都满足不了他对照片效果越来越高的要求,于是又买了单反,逐渐添置零部件,开始了一路自学。

  据说那几年他看的摄影资料,堆起来有两米高。

  较真、不安分、不服输、喜欢追求美好……这些元素在王相臣的身上“叠加”,也为他痴迷星空摄影埋下了伏笔。2014年夏季,王相臣带着家人到内蒙古呼伦贝尔旅行,其间被大草原上的闪耀星空吸引,于是,他习惯性地举起相机,拍了一张照片。可是夜空下的照片,呈现的只有“黑”和“星星点点”。他想起以前好像在电脑上看过别人拍的星空照,于是回家后立刻在电脑上输入下“如何拍星空”……一张张堪比电脑桌面般唯美的作品,一下子冲击了王相臣的视觉,也激发了他研究拍摄星空的兴致。

  不懂天文地理的软件使用者不是好的摄影师

  相比多年前学摄影,电脑、手机、拍友群成了他“追星”的帮手和展示平台。

  为什么照片里,星星有了轨迹,月亮成了一串?王相臣解释说,这和地球自转有关。“地球在自转,星体也在移动,只是用肉眼,人们看不到这些变化。而星空摄影,就是要用相机记录下这种变化。”比如拍星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快门速度,单次曝光拍摄;一种就是多次曝光拍摄+后期叠加。王相臣用的就是后者。星云、银河拍摄,则要加上一个“赤道仪”,以此克服地球自转,这样星星就不会出现“拖尾”痕迹了。每隔四分钟原地拍摄一次月亮,叠加起来,它就变成一串了。

  在网上,总是有人问王相臣,怎么能把夜空拍得那样美?王相臣告诉他们,首先要找到一个远离城市光污染的地方,其次最好要在一个大风过后的晴天进行拍摄,最好是能找到一个高海拔的地区,高海拔空气稀薄,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地面灯光以及空气中的污染物对星空的影响。还要尽量避免月光的影响,“俗话说月朗星稀,月亮太圆,星星就拍不到了”。

  王相臣说,一年十二个月,只有月初和月末那几天是最佳拍摄时间。再刨除阴雨、多云天,每年供摄影爱好者“追星”的时间并不多。

  哈尔滨现在有二三十位资深星空摄影爱好者,王相臣绝对入围其中,而是属于比较勤奋的。可是他五年累计拍摄出的效果理想的成品照片,总计才一百多张。

  而且这是一个“烧钱”的游戏,为取材完成一张图片,拍摄者往往会驱车数百里,“要有一台方便出行的越野车,要有抗风性能高的三角架,感光度、宽容度高的相机,大光圈的镜头、精准的云台,协助克服地球自转的赤道仪……入门级的投入,不算汽车,也得十万左右。”

  除了摄影技术,拍摄者还要有一些天文、地理知识。“带着预先设想去拍,在成片里求证自己的构思效果。”王相臣说,通常每次出门拍摄之前,他都会事先驱车去踩点,还要对月相进行查询,了解拍摄日的月出月落时间,以便做到心中有数……他这样调侃“追星者”:不懂天文地理的软件使用者,不是好的摄影师。

  突破城市灯火的限制

  挑战“冰城霓虹灯下的星空”

  不同于普通摄影的定格瞬间精彩,星空摄影往往是带着构思拍摄,要拍哪儿?要呈现什么样的效果?当作品验证了摄影者心中所想,就会给他们带来无限喜悦。

  “深夜行动,顶严寒、冒酷暑,冬天冻得手发抖,夜晚蚊子叮咬一身包。”王相臣说,到野外拍摄是会吃一些苦,偶尔还会有迷路,负重前行,但相较于一幅幅璀璨星空摄影作品,这些都不算什么了。此外,在荒野拍摄,只要克服对黑暗、对未知的恐惧,仔细聆听大自然夜晚的声音,就会感受到一份别样情趣。

  王相臣还有另外一份“情趣”,就是拍城市的星空。

  通常,拍摄星空,要远离城市,屏蔽掉城市光污染。但王相臣却在突破城市灯火对星空摄影的限制,他说是发现身边的美,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

  2019“璀璨星空”国际摄影大赛,被视为泛太平洋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国际性摄影赛事。王相臣的《伏尔加庄园上的银河》在这次大赛中获得金奖,就是因为作品不只有难拍摄的拱形银河,还融入了“灯火元素”。“你看,那上面有拱形的银河,有彩色的‘银心’,有伏尔加庄园的灯火和遥远处城市的灯光……融合在一起,多美!”王相臣说,现在,人过中年,对很多事情有了另一番感悟,旷野星空之美,就好比人渴望自然、纯净的心灵,而城市下的星空,是喧嚣与纯净的另一种融合。

  王相臣有两个心愿,一个是去西藏拍摄最纯净的星空,一个是在哈尔滨拍摄夜晚“靓起来”的地标。他说,只有在浩瀚的星空下,在一幅幅肉眼不及的照片里,才能感受到,对美好的珍视。

  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