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双鸭山矿区城市变宜居之城
2019-09-29 09:37:3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晓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9月28日讯 28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双鸭山专场发布。双鸭山市委书记宋宏伟作主旨发布。

  双鸭山市地处完达山脉北麓、三江平原腹地,拥有中国最大的黑土湿地群,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既是对俄远东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我省重要的煤炭、电力、钢铁和粮食生产基地。70年来,双鸭山市为新中国建设输送了7亿多吨优质煤炭、1100多亿斤粮食、900多万立方米木材。

  双鸭山市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117亿吨,铁矿石储量1.2亿吨,居全省之冠;石墨储量巨大,西沟超大型石墨矿床列入“2018年中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目前煤炭产能3300万吨,电力总装机249万千瓦,是全省最大的煤电生产基地;建龙钢铁是全省钢铁产业的龙头企业和种子企业,年产能200万吨。

  双鸭山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拥有1300多万亩耕地,粮食产量连续十四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用全省6%的耕地贡献了9%的粮食。这里的农业科技贡献率、综合机械化率等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农业组织化程度、规模经营水平、劳动生产率全国领先。

  进入新时代,双鸭山市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向现代煤电化、粮食和绿色食品深加工、石墨及新材料、生态旅游、特色种植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格局的转变,引进了建龙钢铁、神华国能煤电化、万里润达粮食仓储及深加工等一批大项目,以主导产业的战略升级带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70年来,双鸭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市”和我省唯一的“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享有“黑土湿地之都、绿色生态之城”美誉,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实现了由单一的矿区城市向综合性现代化的宜居城市转变。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7亿元、人均35527元,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675倍、159倍;公共财政收入实现26.5亿元,比建市初期增长14700倍;工业增加值比建市初期增长447倍;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60.3:30.8:8.9调整到38.3:20.6:41.1,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责任编辑:杨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