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9日讯 9月22日上午,大庆市首家民营医院承担转运任务的7辆救护车正式上线启动,这不仅是全省首家加入“120”急救中心网络的民营医院,还标志着大庆市救护转运市场由乱象走向正轨。
据记者了解,此次民营医院的7辆急救转运车正式入“网”后,大庆市正规的急救转运车达到26辆。此前,大庆市急救转运市场上有10辆左右的私家“黑”急救车,提醒市民,有需要时要选择正规急救车。

急救车与救护车任务不一样
9月22日,7辆崭新的急救转运救护车,有了新的使命:它们正式加入大庆市“120”急救中心网络,大庆市急救转运救护市场得到有效扩容,也将使大庆市急救转运救护市场更加正规。
据记者了解,人们通常所说的急救车与救护车,其实是有区别的。
大庆市创伤医院副院长闫立刚介绍,所说的急救转运救护车与救护车承担的任务并不一样,120急救救护车担负的是抢救任务,用医生的话说就是“院前”,工作任务是从家庭或发病地到抢救的医院。
而急救转运救护车承担的是康复后回家、去往外地转院就医等任务,被业内称为“院间”和“院后”。
120急救救护车只在市内运行,它不出市,更不跨省运营。
闫副院长告诉记者,卫生部2014年下发文件明确规定,禁止未取得卫生许可的车辆进行医疗服务。
在大庆市,存在着私家救护车与正规急救转运救护车抢生意的现象,这样的问题,在各个地方的医院都存在。
前不久,针对辽宁牌照私家救护车在黑龙江省不规范经营的事,哈尔滨市卫健委还专门给辽宁省卫健委发函,希望能有效规范私家救护车辆的运营。
闫副院长还介绍,市卫健委和交通部门曾对这些不规范车辆进行过行政干预,但法律上存在空白,交通部门执法人员也没有好办法,只有接到举报才能查处。
大庆市各大医院共有11个急救转运站,此前,有19辆急救转运车辆是加入“120”急救中心网络的,但私人的转运救护车辆还有10辆左右,这10辆车,就是市民所说的“黑救护车”。

调度人员可以查看到车辆所在位置。

急救运转途中,医护人员精心照料患者。
民营医院投入7辆救护车入网
在市卫健委的指导下,大庆市创伤医院在今年4初向省卫健委申请加入120急救转运中心网络,并在4月得到批复。
随后,他们投入资金,购买了7辆救护车。在市卫健委专家的培训指导下,9月22日,这7辆车全部上线运营,缓解了大庆市急救转运车辆的不足,大庆市创伤医院也成为大庆市民营医院首家在全省加入120急救转运的医院。
大庆市创伤医院为每辆车配备了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有统一制服、统一标志,急救转运车还上了一套智能管理系统,每辆车辆的位置、速度能在调度室的屏幕上显现出来。
他们还为每个司机配备了一个服务记录仪,能清晰记录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转运和突发救治情况。
据了解,加上刚刚上线的这7辆车,大庆市急救转运车辆已达26辆,充分缓解了大庆市急救转运的市场需求。
目前,这7辆急救转运车分布在油田总医院、大庆市人民医院和龙南医院。
据了解,民营医院加入120急救网络在大庆市尚属首次,但在青岛市已经有了先例。
闫副院长告诉记者,他们就是借鉴了青岛市的经验,将申请上报给市卫健委,通过了层层审批,最终加入到了120急救中心的网络,成立正规的急救转运调度中心,中心接到120的指令后,能在第一时间对就近车辆做出调度,确保安全完成患者的转运任务。
一名随车救护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在车辆试运营阶段,他们再不像以前那样遭到“黑救护车”经营人员的围攻,甚至是给车胎放气的事情了,整个运营逐渐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