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一个大庆00后男生的荒野“寻宝”记
2019-09-29 10:55:10 来源:生活报  作者:薛宏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李学明在荒原上考古

一有空李学明就要看考古书籍

  生活报9月29日讯 一个月前,黑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新生报到,一个男生的送行“亲友团”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来送他的,不是他的家长,而是当地文化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以及他所在高中的老师、校长。这个男生今年19岁,叫李学明,大庆市大同区人。

  12岁开始荒原“寻宝”,15岁发现两处古代遗址,18岁筹建校园考古社团和博物馆……如今上了大学,这个男生依旧选择了和考古有关的专业。七年时间里,像个“斜杠青年”一般,除了学习,就是用脚步在丈量荒原,演绎堪比纪录片的一段段“探索发现”之旅。

  因纪录片爱上考古

  从家乡荒野捡回一堆“宝”

  李学明的故事要从他12岁那年说起。

  当年,别的孩子都盯着电视机看动画片时,12岁的他却在那里看纪录片。《地理中国》《探索·发现》等都是他的最爱。尤其一些考古类纪录片,他更是百看不厌。每天“身处其中”耳濡目染,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也能“探索发现”到“宝贝”。

  恰巧,李学明生活的大同区和平牧场,就是一片草甸子。于是,每天放学回家后,他都会跑到草甸子上去,拿着一个小木棍子,一边扒拉着土地一边走……

  距离和平牧场两公里的地方,有个八九米高的台地,在断崖式的土层之间,李学明总能有所发现。指甲盖大小的石片、带着火烧痕迹的骨头……他心中“笃定”这就是化石。“这里不会生活着原始人吧?”年少的他还屡次这样幻想着。

  转眼到了2015年,李学明成了一名高中生。离开和平牧场,去了市里住校,他有了自己的零花钱。于是,李学明开始网购一些考古类的书籍、杂志,这让他对自己捡到的“宝贝”有了更科学、更理性的判断。

  上高中前,李学明已经用脚步“丈量”了家乡和平牧场附近方圆十几公里的土地,收获的小石片整整装满了两个茶叶盒;捡到的“特殊骨头”从直径几厘米到二三十厘米,也足足装满了一大袋子。李学明决定,给远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写信,求证他捡到这些“宝贝”的历史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李学明得知,就在“家门口”大庆市龙凤区,就有一个博物馆并下设文物管理站。“我来捐献化石。”在博物馆,李学明这样对工作人员说。见来者是个一脸稚气的男生,起初工作人员并没有当真。“我有出土地点,就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台地上!”他说出了一串考古学术语,又让同学帮忙送来了几块骨头、石块样本,这时工作人员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个男生。

  “的确是化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鉴定道,他们和李学明约定第二年开春天气条件允许后,将进行实地踏查。

  寻遗址撞上“东北狼”还因此成网红

  2016年春,大庆市博物馆、文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如约来到了和平牧场。

  “这里是古人类生活遗址。”当听到鉴定后,李学明欣喜若狂。从此,他就像打了鸡血一般,每个周末都要坐两个小时的车回家,然后到家附近的荒野里寻找更多“证据”。

  当然,此时的他,早已不再像儿时那样,漫无目的地在荒野上“撞大运”。“古人类活动痕迹,是有迹可循的。”李学明解释道。而且,根据这个规律,就在专业考古人员随他到当地实地踏查前的一个多月,他在这片荒原上还发现了几处古墓葬。后来,专业考古人员把这两处遗址分别命名为马勒盖泡遗址和敖包吐古墓葬。

  随后不久,李学明又发现了“东北狼”化石。“扩大增加了大庆地区古生物种类,也佐证了辖区内特别是大同区人类活动的遗迹,并向前推进了时间。”相关事件报道中,大庆市的专业考古人员这样评价李学明的发现的意义。就是因为这篇有关“东北狼”的报道,李学明成了网红。

  “那是三伏天,我依据古人类活动规律,在草甸子上走了两个多小时,一无所获,就在马上要折返时,突然在台地断层的中间位置,大概距离地表三四米的地方,发现了这个狼头骨。”李学明回忆,“这块骨头虽然通体发黑,但表面却很光滑,而且有火烧和虫蛀的痕迹,显然与现代动物的头骨不同……”

  寻找、发现,听李学明说得简单,其实这些年他做的事,并不只是“走出去”,还需要静下心来研究。李学明曾针对很多龙江的考古项目撰写过多篇论文,有的已经在期刊上发表。他还参与过齐齐哈尔洪河遗址的考古挖掘。而且,在自己的一些考古发现中,他也从来不只是找到“宝”就把疑问一股脑地抛给专家,而是每次都有理有据地把线索提供给对方。

  大庆市文物管理站站长颜祥林评价李学明,是个专业素养很强的考古爱好者,“一名高中生,就把这些工作做得这么严谨,实属难得。”

  高中建考古社团、博物馆又去9省市看“历史”

  东北狼化石、披毛犀胫骨化石、猛犸象肋骨化石、青铜时代的磨制石矛和石磨盘、石油大会战期间的相关展品……在大庆第十中学,有一个校园博物馆,里面陈列着300多件展品。这些展品有一部分是当年李学明发现并捐献给当地文物部门,后由文物部门调拨给该校的;一部分则是面向社会征集的。

  这是全省唯一一个开在高中校园里的博物馆,2018年筹建。当时,就是李学明向学校提出的想法。

  “我在大同区荒原上发现遗址的事被媒体报道后,很多同学都知道了我的故事。下课没事时,大家就跑过来听我讲历史,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对身边的历史,尤其是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什么知之甚少,所以就萌生了建一个博物馆,让藏在文管站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的想法。当时,国家对文物管理也有这样的建议。所以当我把想法跟校领导汇报后,立刻得到了支持。”2018年5月,校园博物馆开展,同时,还有一个“古韵考古社团”在校园成立。

  那段时间,李学明忙得不亦乐乎,布展、写展示词,周末定期带同学们一起去荒原上“寻宝”……

  李学明对自己的“考古研究”有着明确的计划——要想研究明白那些“埋藏在土里的秘密”,就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不仅是中国史,还有地方史,这些都需要看大量的资料。如此才能“有据可依”找到更多“宝”。还要对不同地域的文物特点有所了解,李学明选择“走出去”,目前他已经去了9省市及下辖地区有特点的博物馆,都是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去的。

  为考古曾身陷沼泽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这些年,为了考古,李学明没少吃苦。当年上初中住校,家境并不富裕的他,每周只有200元的生活费,可是一本考古类的专业书籍,动辄两三百、四五百元,为了买这些书,他常年节衣缩食。“有一次,为了买一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考古书籍,我连吃了两个月的馒头和咸菜。”李学明说,一天只吃一顿饭,甚至两天只吃一顿饭,对他来说都是正常的,有的时候甚至会饿得晕乎乎的。

  常年的“荒野行动”,还让小小年纪的他患上风湿、胃炎、关节炎等慢性病。“记得有一次,我正在荒原上踏查,经过一片沼泽时,突然陷了下去,幸好沼泽面积不大,周边有硬土,我扒着硬土上来,才脱险。”李学明说,每到周末、寒暑假,他去寻“宝”,一走就是10公里左右。秋冬交替,赶上雨夹雪,回来的时候,衣服、头发都变成了“铠甲”。

  去9省市看“历史”,家里给不了他太多的钱,为了省钱,他出行前都会做好攻略,白天看博物馆,晚上乘火车去下一个目的地,而选择的火车,都是便宜的绿皮车,晚上经常是整个车厢里只有他一个人……

  “只要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再苦,也是甜的。”李学明感慨地说。

  如今,上了大学,李学明读的也是考古专业。“或许因为成绩原因,我无缘本科大学,但是我就读的这所学校在全省考古领域师资算很强的,而且我省有考古专业的高等学校只有两家。”李学明说,他的梦想就是留在黑龙江从事考古工作,“我想知道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到底都发生过什么”。

责任编辑:杨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