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与祖国同行 汇龙江群英】70年70人之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
2019-10-17 20:06:31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春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0月17日讯(记者 王春颖)张华是新一代大学生的杰出代表。1982年7月10日,西安市灞桥区新筑乡一名老人不慎落入公共厕所粪池,正在街上办事的张华率先毫不犹豫地下到3米深的粪池内,奋力抢救老人。由于粪池中充满浓烈的沼气,张华不幸被沼气熏倒在粪池中,因严重中毒窒息,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4岁。

  1958年10月张华出生在黑龙江省虎林县一个革命军人家庭,上小学、中学时,一直品学兼优;在地方农场劳动时,是劳动模范、优秀共青团员干部。于197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多次受到奖励,是岗位练兵标兵。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秋,张华以沈阳军区空军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张华在学习、思想、作风、纪律、道德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雷锋为榜样”“做时代的英雄”。他在日记中写道:“只要党的事业需要,我将视死如归。”“我活着就要为人民群众解除痛苦,这是我最大的幸福。”他像雷锋那样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学校,他是军人委员会副主任,利用假期办小报,宣传学校里的好人好事,给学员家长寄发喜报。在火车站,他看到有的旅客带很多行李步履艰难,便主动帮助搬扛。他像雷锋那样爱憎分明,见义勇为。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张华发现小偷行窃。他挺身而出,喝令小偷将偷来的钱包交还。他像雷锋那样关心国家利益,保护人民财产。一年,张华暑假探望父母,正赶上当地山洪暴发。张华只和父母打了个照面,转身就上了工地,参加抢险救灾。他凭着好水性,将一根根施工的木头、一件件建筑器材打捞出来,然后又找来麻绳、铁丝捆好。他打捞的东西,堆成了一座小山。直到第二天凌晨,他才回到爸妈的身边。他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在学习上有股挤劲和钻劲,各门功课取得了平均80分的好成绩。被誉为军营里的好战士,校园里的好学员。

  1982年7月10日,西安市灞桥区新筑乡69岁的魏志德老人在公共厕所疏通粪便时,被沼气熏倒,落入粪池。正在街上办事的张华听到呼救声,扔下携带的物品,立刻跑到出事地点,拦住正准备施救的其他群众,率先毫不犹豫地下到3米深的粪池内,奋力抢救魏大爷。由于粪池中充满浓烈的沼气,张华不幸被沼气熏倒在粪池中,因严重中毒窒息,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4岁。

  张华的英雄行为和高尚品格,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引发了一场“人生价值如何衡量”的全国范围大讨论,对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于1982年10月27日为《光明日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本关于张华烈士事迹的书题写了《新一代的理想之歌》书名。同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原总后勤部党委作出关于开展向张华同志学习的决定。教育部、卫生部先后发出通知,分别在全国高等学校和卫生系统开展向张华学习的活动。张华生前所在的学员大队,坚持以张华精神建队育人,199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学员大队”荣誉称号。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张华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09年被评为黑龙江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龙江英才”。

责任编辑:李玥

【专题】“与祖国同行·汇龙江群英”70年70人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