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31日讯 牡丹江市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抓住产业项目建设不放松,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显活力、添动能。为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牡丹江市发改委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研究编制《牡丹江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提出牡丹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产业发展方向、重点项目,绘制产业结构模型图谱和布局地形图,制定推动产业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在改造升级“老字号”方面,引导“老字号”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战略投资兼并重组闲置资产,加快一批重点技术改造和产业项目建设,推动企业向资源利用高效化、产品开发高端化方向发展,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在深度开发“原字号”方面,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以“煤头电尾”“煤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煤炭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向下延伸;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同时,加快发展以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为依托的矿产经济产业。在培育壮大“新字号”方面,按照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优先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百大项目”建设,牡丹江市抢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补短板的政策窗口期,扎实开展“百大项目”百日会战。建立健全协调、跟进、配合推进机制,实行挂图作战,建立工作台账,千方百计解难题、保进度。开辟绿色通道,采取“一会三函”“容缺审批”等方式,加快项目审批。加强项目要素保障,推进银企对接,用好专项债券,落实“百大项目”建设资金,积极协调水热电气运等配套设施建设。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市围绕《牡丹江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具体工作要求,从9个方面提出30项具体改革任务,分别由45家单位承接推进,并形成工作台账,定期统一组织、统一调度、统一督办、统一管理,将改革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