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5日讯 好小伙,名叫杨明,今年31岁,是龙凤社区居委会书记。邻里矛盾调解,孤寡生病住院,楼内设施,小区环境,他把社区当成家,大事小情他都管。
11月2日,记者采访时,贴心人、暖男、仁义,是大家对他最多的评价。
温情:
为老人办理后事跑前跑后
听说要采访杨明,很多居民主动带路,一路上不停地念叨,嘴里说的都是杨明的好。
龙化小区居民王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妻子智残,女儿肢体残疾。平日里,家里、楼道、前后楼堆满了废品,周围邻居意见很大,邻里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杨明,帮其申请了低保,又带志愿者到其家里打扫,还经常送药和食物。每次去王强家,他放下东西,挽起袖子就干活,从屋里到楼道,从楼前到楼后,不嫌脏也不怕累。
一来二去,杨明成了王强的“亲人”,在他的劝说下,垃圾堆不见了,邻里关系也缓和了。
两年前,王强病逝,杨明到医院为他办理了后事,协调相关部门将王强的妻女送到福利院。每次说起这事,大家都竖大拇指,夸杨明仁义、善良。
真情:
邻里矛盾他上门调解
龙化居委会,有居民楼52栋,乱堆杂物现象严重。他动员社区党员、居民群众、低保户、物业公司清理“牛皮癣”、治理卫生死角,让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因为是老小区,公共区域被占用、楼前卫生差、邻里矛盾多等现象较多。邻里之间一有矛盾,他就上门调解,充当说和人,化解双方矛盾。
听说王阿姨要住院,家人不在身边,他垫付医药费,在医院守了一夜,趴在病床上睡着了。王阿姨感动不已,家人上门感谢,他却说,谁家都有老人,搭把手,没啥。
张阿姨儿子生病,他帮办住院手续;杨大爷要出门不会网上购票,他车接车送;刘大爷借款纠纷,他联系律师维权。一件件小事,一次次感动,让杨明成了大家的贴心人。
热情:
组织活动邻里一家亲
为增进邻里情意,杨明没事就琢磨,如何让大家开心,怎样才能把社区凝聚成一家人。
谁会跳舞、谁爱唱歌,小区文艺人,他一一记录。动员大家成立舞蹈队、声乐队,以单元、楼院、小区为单位,开展“邻里节”“粽子比赛”等,促进了邻里间的和睦。
社区先后建起了图书室、电教中心、健身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满足了社区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谁家有困难,哪家有矛盾,孤寡老人的生日等,居民家的大事小情,他都一清二楚。
“奉献青春是一种追求,青春担当是一种责任。”是杨明的人生目标和追求。采访中,他反复说,这些老年人,年龄和自己父母差不多,这些事都是他应该做的,只有把每件小事做好,才不辜负大家对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