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八年"双11"大庆花掉17.6亿 能买百平房子3520套
2019-11-15 09:25:53 来源:大庆日报  作者:王玲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1月15日讯 2009年以前,11月11日对每个人来说只是寻常日子中的一天,而自2009年以后,这一天则变成了无数人“挑灯夜战”拼手速网购的日子。自此,每年的11月11日,都充满了消费的仪式感,不断攀升的消费数据证实,“双11”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购物狂欢。

  第11个“双11”已经落幕,从2012年的5100万元到2019年的4.48亿元,八年间,我市“双11”网购总额达到了17.6亿元,如果把这些钱用来买房子,能购买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单价5000元/平方米的楼房3520套……

  已经走过11个年头的“双11”购物节,不仅成为线上线下零售业态重要的促销节点,也成为了观察大庆新零售市场的重要窗口。

  面对“双11”,消费者还那么拼吗?身处这种盛大的网络购物节,大庆本土商家该如何做出调整,在不断发展的网络时代抢占市场份额?

  走过11个年头的“双11”,如今如饴亦如鲠

  从阿里2009年创造“双11”以来到现在,“双11”已经不是阿里一家的狂欢,京东、当当、唯品会等网上商城纷纷抢占“双11”市场,每到“双11”大幕拉开之时,消费者忙得不亦乐乎。

  11年的节日效应,再加上电商大军对“双11”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各种花式促销层出不穷,消费者在这一天的消费力也愈发强劲。仅以天猫为例,每年“双11”当天的销售额都会创造一个新的纪录,而且破纪录的时间越来越短。

  在大庆,“双11”网购族的消费纪录也在不断刷新。从2012年的5100万元,2013年的1亿元,到2016年的2.25亿元,再到2018年的3.41亿元,其发展速度可谓惊人。而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双11”,这个数据又一次被刷新,大庆人24小时创造了消费4.48亿元的纪录。将2012年到2019年这八年的“双11”消费数据加起来,可以算出大庆人一共花掉了17.6亿元。如果把这些钱用来买房子,能购买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单价5000元/平方米的楼房3520套。

  记者发现,身边不少热衷网购的人群在今年“双11”又开始了“买买买”的节奏,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双11’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节日,花钱时很过瘾,还钱时想剁手。”“优惠的花样太多,没学过奥数根本算不过来!”“交完预付款还要等到活动当天付完尾款才发货,其实也没有优惠太多”……

  打开今年的“双11”活动页面,记者发现,全民开喵铺、盖楼大挑战、拉人赢红包、赢心愿红包等各种各样的玩法令人眼花缭乱,岁岁年年如约而至的“双11”,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好想念‘双11’刚出现的时候,就是纯粹的打折,不用费力地算计到底有没有得到实惠。”姜婷婷算是一位购物达人,之前参与了四、五次“双11”活动。去年“双11”,她买了床、学习桌等几个大件,花费上万元,而今年,她只买了一些日用品和一双鞋。“感觉好像也没便宜多少,前几年都是直接优惠的,现在还要盖楼,赚喵币,太复杂了”。聊到这里,她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采访中,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很多次都是冲动下单,买回来很多不需要的东西。

  戴女士在今年10月21日开启“双11”预售时,就冲动地下了不少单。

  “淘宝直播里主播的带货能力太强了,从预售开始,一看到主播上新品,我就忍不住下单。”戴女士边给记者看她淘宝后台的订单边说,预售期购买的商品只需要交定金,所以看不出来一共花了多少钱,等她“双11”付完尾款细算后才发现已经下了近两万元的订单,很多都是没必要买的东西。

  她告诉记者,之前付定金的产品,如果在“双11”到来之前退货,定金是不退的,只有等着“双11”当天把尾款付完才能选择退款。“这6个订单是我留下来的,其余的42个订单都打算退掉,有的现在已经申请退款了,有的因为卖家已经发货了,只能等货到了再拒签。”戴女士说。

  很多受访者表示,现在对“双11”的兴趣在变淡。在多数人看来,如果网购平台有诚意,那作为消费者,也会有诚意地在“双11”购买东西。“‘双11’优惠力度不够,我何不在平时购买?平时很少有文字游戏,等快递的时间也不会很久。”姜婷婷说。

  借力“双11”,电商与店商共舞

  “双11”是购物者的狂欢,自然也是服务购物者的商家们的狂欢。我市商家纷纷借力网购节打开互联网销售市场,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抢占市场份额。

  正当网民们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忙着“剁手”之时,我市一些商家也没闲着,纷纷将自己的产品“搬”上网,借“双11”的热度提高销售额。

  林甸县渔香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正义每到年底都忙得不可开交,这个1970年出生的东北汉子,硬是凭着对产品、市场的把握和自己的一股冲劲儿,将一个起初只有5个成员的合作社办成了如今有3000社员的大社,合作社打造的“渔谷香”品牌黄金米、珍珠米等玉米产品已经通过线上线下卖到了全国。

  王正义说,随着电子商务信息的高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逐渐倾向于网络购物,渔谷香团队在保留原有线下实体门店销售市场的同时,逐渐转变销售方式,开始与电商平台合作,将产品搬上网。先后与云端商城、国商新农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蓝谷科创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互联网平台达成线上销售合作协议,产品已销往北京、天津、杭州等全国各大一二线城市,产品在市场中的曝光率逐渐加大,先后赢得了北京中创东方资产管理等多家企业的订单。

  “如今,线上销售占比越来越大,到年底旺季时更是如此,每天接单、包装、发货忙得不可开交。”王正义说,合作社2018年共销售了800余吨产品,销售额达7000余万元,其中一半销量都是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的。现在,除了之前合作的电商平台,淘宝、京东上也有“渔谷香”产品在销售,现在合作社还在跟拼多多洽谈,以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农产品“触网”并借力网购节使销量一路走高,我市商超也在进行线上线下融合,突破传统的销售模式来适应消费者日益改变的消费习惯。

  “大润发一直在与天猫合作,打开天猫首页淘鲜达栏目,进去选择产品下单就可以了。”大润发客服经理齐晓东告诉记者,客服人员收到消费者的订单后,会通过超市屋顶的专用通道将货物从超市送至配送中心,为了配合“双11”等节日,超市也会进行多品类商品的促销,订单非常多,这样的专用通道能实现货物的快速运送,缩短人员在超市跑动取货而耽搁的时间。“另外,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大润发,我们还将配送范围扩大到了周围5公里的区域,并配备了近百名骑手的配送队伍。”齐晓东说。

  大商新玛特总店从11月7日至17日开启的18周年店庆也开启了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我们在天狗网上开启促销,商场也同步促销,商场将店庆时间确定在这个时段,也是为了抢占‘双11’市场份额。”大商新玛特总店营销策划主管唐克表示,在价格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不少消费者还是愿意享受线下试穿和直接购买的快感。

  以“双11”为代表的网络购物节加快了我市商家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的步伐。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薛红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互联网上日益增多的网购节,我市的传统线下店铺应抓住营销良机,结合自身优势,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开辟更多销售渠道,扩大消费群体,用更加发展的眼光来经营。

  新挑战新机遇,传统行业纷纷试水新零售

  如今,传统电商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主要体现在拉新拓客难、平台活跃度低、用户沉淀难等方面。

  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韦小兵说,在传统电商的红利时期,也就是电商刚兴起的几年,只要是物美价廉或者比较稀缺的东西,发布到网上后很容易卖出去。而现在,除了商品成本外,还有网店装修成本、推广成本、拍摄成本、人工成本以及仓储房租水电网等费用。即使商品发布到网上,也会立即被淹没在众多同类商品中,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如今,以直播、小视频等为表现手段的微商、直播卖家等组成的社交电商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愈发受到消费者的关注。”韦小兵说。

  在我市,已有部分商家行动起来,加入到社交电商的行列。

  一提到“笨小孩”,很多女生都会说,“我买过她家衣服。”从2004年在东风新村香榭丽购物中心二楼的一间10平方米的小店,到现在的16家门店,笨小孩服饰总经理李萌一直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开启电商是偶然也是必然。”李萌说,女装类产品更新快,传统电商的拍摄、上架等环节繁琐,所以她选择先从社交类平台——快手开始直播卖货。笨小孩将直播地选在了服装品类多、价格低的广州,每天电商团队都会选择广州最潮流的女装在线上直播,供笨小孩的会员选购。

  直播带来的销量远超预期,虽然仅运营了5个多月,但已积累了3.5万粉丝,最多同时在线人数达到700余人,每天700余件的销售量让10余人的电商团队非常忙碌。“下一步,我们要增加电商团队的人手,开通抖音和淘宝直播,聘请专业的团队负责具体的运营工作,我负责把握公司发展方向,并策划推出自己的品牌。”李萌说。

  无独有偶,王正义也没有忙着只在合作社卖玉米,他还考虑如何借助互联网打开玉米销路。

  “东北大米特别受关注,我注册并搭建了中国大米产业行业平台,全国大米种植、销售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王正义说,平台搭建以后,合作社的业务范围扩大了,除了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大米平台外,还能将这部分客源引流到玉米销售上来。

  “双11”的战火已经从线上烧到了线下,除了在线交易,线下门店也纷纷加入这场盛宴。整合线上线下各个要素的新零售,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通互动。那么,企业如何在互联网下半场的市场博弈中抢占C位?

  “如果企业尚未在电商层面有所布局,实体店在‘双11’期间与其为消费者打折,不如为消费者提供深入体验式服务。”薛红燕表示。

  薛红燕说,“双11”期间,消费者的关注点都在线上,而实体店是固定场所,服务人群有限,与线上拼价格、拼人气非常不明智。但是可以与线上拼体验、拼服务,只有提高服务水平,强化体验推广,才有可能保住市场份额与地位。

  “作为商家,要在保证自身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关注消费者需求,关注行业发展方向,关注新特色产品,关注新促销方式,关注新经营模式并及时调整。”薛红燕说。

  此外,企业可以精准定位,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精准营销。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背景下,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才能确定自己在受众心中的形象,链接更多资源为自己所用。

  采访中,大庆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王诸奎告诉记者,渠道一体化、经营数字化、门店智能化、商品社会化和物流智能化是新零售的主要特征,在我市,社区便利店、农产品上行下行、农村电商、跨境电商、母婴产品和服务、化妆品销售、智慧商圈、校园消费电商、网红电商、社群电商和家政新零售等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可以发展新零售。本报记者王玲玲

  链接

   “双11”购物热的冷思考

  “双11”大促销已经谢幕,接下来,“双12”、“年货节”等一大波电商的促销大戏还将陆续上演,面对商家各种促销信息的狂轰滥炸,消费者应放平心态、冷静思考、理性对待。

  如今,“双11”已经走过11年,经过多年的购物经验积累,消费者对于这种全网参与甚至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促销手段已经非常熟悉,冲动消费的行为开始减少。

  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薛红艳建议,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理性看待自己的真正需求,并根据商品品类和购买风险大小选择适合的渠道、平台和品牌。另外,现在很多商家的促销价格会提前开放或延期,所以在商家做活动的时候,消费者不要盲目着急下单,否则就容易有购后退换货的麻烦。

  作为卖家,面对如此诱人的“双11”蛋糕,很多企业都跃跃欲试,想从中分一杯羹。那么,对于那些想加入或已经加入电商销售大军的企业,又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薛红艳说,对于这样的电商大促,传统线下店铺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商品情况寻找自身的切入点。

  对于大多数商家来说,应抓住这一营销良机,不仅要注意线下商品的促销和引流,还要利用社交媒体,如常用的微信、qq和网络直播等方式对店铺产品进行宣传和促销。

  另外,进行线上线下融合,除了线下开店外,还可以在淘宝等电商平台或本地电商平台上开店,将产品搬到线上销售。

  与此同时,要注意选好活动商品和顾客参加活动的方式,既要充分体现价格上的让利回馈,也要保证商品质量好,让顾客感受到优惠,这是店铺经营必须遵循的诚信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走得长久。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