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0日讯(记者 杨帆)水电装备行业离百姓生活似乎很远,然而,作为目前我国水电装备研发领域的领军人物——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大电机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覃大清却时刻将水电装备事业与国家梦想联在一起,他说:“国家的梦就是我的梦,往大了说我想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努力助推祖国水轮机、水泵水轮机和大型水泵的技术进步,其实我就是想为祖国水电行业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做点事。”

带领哈电人为三峡水电站贡献智慧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三峡水电站做贡献是几代哈电人的追求。1997年2月,时任大电机研究所水轮机室主任的覃大清和他的团队承担三峡右岸机组的水轮机水力开发工作,遇到的是高部分负荷压力脉动这个堪称世界性的难题。“我们正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要有敢于突破一切阻碍的勇气!”那时覃大清深深地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他在勉励他的团队,也在勉励自己。憋足了一股劲儿的覃大清率领攻关团队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在那段时间里,研究室和实验室几乎每晚都是灯火通明。而覃大清的脑子里更是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着解决办法,上班、下班、走路、吃饭,甚至连睡觉,他都在梦里寻找着解决方法。
通过摸索,渐渐有了方向,覃大清率领团队从叶片形状着手,通过20多个方案的优化设计和上百次的试验,研制成功了混流式L型叶片转轮。最终,通过同台复核对比试验显示,模型转轮取得了在稳定性上的重大突破,彻底解决了困扰世界大型水电设备制造业多年的技术难题,正是此项技术使我国大型水电装备制造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跨越二三十年的距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成果已成功推广应用到溪洛渡、向家坝、构皮滩、岩滩、景洪等大型电站机组。
覃大清说,那一刻萦绕在心头的不仅仅是欣慰、是满足,而是真正体会到了为国家、为民族实现夙愿的幸福。
创新填补我国空白
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成熟并商业化的超大规模物理储能方式,是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前我国抽水蓄能设备关键技术空白,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及成套设备自主化迫在眉睫。
覃大清成功主持完成响水涧、溧阳、仙居等一批国产化大型抽水蓄能机组的水泵水轮机水力开发工作,实现我国大型水泵水轮机的完全自主化研究,并在主要性能匹配、水泵“驼峰”、水轮机工况“S”区、水泵空化和水轮机压力脉动等关键水力特性水力开发技术上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培育新能源产业助力多元化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发海洋能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任务目标的必然趋势。
覃大清带领团队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合作完成10kW潮流试验机组研制,为公司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2010年开始,作为负责人,他主持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600kW潮流发电整机制造研究”的技术开发并取得初步成果,申请“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主轴密封等压零渗漏方法”专利一项。自主设计制造的韩国党津潮汐发电机组投运,该项目是电机公司首次签署的潮汐能发电机组的供货合同。该项目的签约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市场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意义深远,为后续潮汐能水电项目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全国海洋能转换设备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和IEC/TC114国际电工委员会海洋能-波浪能、潮流能和其他水流能转换设备技术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他完成全国海洋能转换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工作,2016年成功承办首次在中国召开的IEC/TC114年会,对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我国海洋能转换设备技术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