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1日讯(记者 唐继厚)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聊天工具,生意人也不例外。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聊天记录日后会成为法院判决的一项重要依据呢?近日,牡丹江市新区公证处就为一位民营企业家办理了一份涉案600万的微信聊天记录的保全证据公证。
绥芬河市某经贸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刘某于2019年8月29日向牡丹江市新区公证处申请办理自己手机内微信相关信息的保全证据公证,用于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案件中使用。原来,该公司与成都市某商贸有限公司发生买卖合同纠纷,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刘某胜诉。但是,败诉的成都某公司不服判决,上诉到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某的微信信息成为了致关重要的证据,案件涉及标的额高达600余万元。刘某来到公证处时,距开庭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办理完的公证书邮寄到成都市还需要几天时间,情况十万火急。
公证员刘成梅了解到刘某的情况后,迅速地联系了专业录像人员,约定好时间后开始了取证工作。刘某手机微信记录记载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从2016年11月至2019年6月长达32个月,既有文字、语音信息,又有图片、视频信息。刘某的微信内信息取证时连续播放了4个半小时,取证工作全部结束已经是周五晚上7点多。通常取证时播放10分钟的信息,后期公证员整理工作记录的时间要30分钟左右,语音转文字时需要反复播放确认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公证员利用周末加班为刘某办理公证,确保最终在开庭时将公证书提交给法院。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9月22日作出了终审判决,维持原判,判决绥芬河市某公司胜诉,判决书中对刘某提交的两份新证据――(2019)黑牡新证内民字第**号、第**号公证书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