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29日讯 面对网络谣言、骗局,他们第一时间揭穿,并在朋友圈刷屏相告;面对弱势群体,他们提出倡议,汇聚起网络志愿者的爱心……在牡丹江,通过一大批新老典型的引领带动,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到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行列。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网络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将贫困孩子的情况写成日志,将留守儿童的生活拍成视频,发送到朋友圈、短视频平台发动网友奉献爱心,资助贫困学生。多年来,林口县柳树镇小学女教师王金花,凭着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凭着感人的爱心日志和爱心故事视频,54名困难学生受到了网友的长期关注,每年筹集善款10万元以上。
在牡丹江,“好网民”王金花也仅仅是一个缩影,“互联网+公益”已成为一种风尚。通过网络召集爱心人士开展网络公益活动千余项的赵金元,“爱心帮”志愿者孙成浩……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社区到行业,从助贫助残到助老助学,无数市民在积“小善”的公益活动中,将暖心善举、爱心接力、指尖公益通过网络不断积聚、不断壮大。
掌握和驾驭互联网,让网络为我所用,是牡丹江“争做好网民”活动的生动实践。牡丹江市平安小学号召每位教师开通微博发布教育心得和感悟,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进行网上授课、评课,利用微信群、教研联盟互动交流QQ群、学校微信公众号拉近了师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感情。公安机关的网上辟谣平台、媒体的网络宣传平台、社区的智慧党建平台、电商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在牡丹江,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通过互联网组织开展网络正能量传播活动。
年初以来,牡丹江市委网信办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牡丹江市《“网聚雪城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方案》,以理论学习传播、网络文明行动、网络舆论引导等十大行动为主线,以新出台的《牡丹江党员干部网络行为规范十条》为准绳,在全市唱响“好网民”理念。“好网民”系列公益宣传片深入人心,《牡丹江三部曲》系列正能量网络歌曲、系列微电影、微视频在网上广受好评,市民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热情不断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