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1日讯(李华虹 曹玥 记者 刘楠 王源龙摄像) 你可曾想象过,一位专家可以隔空几百公里却如同身临其境指导不同地区的多台手术吗?手术室里穿针引线的声响如在耳畔,高清的动感画面实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互联网+5G医疗的动人情景。

12月10日下午,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坐在会议室的大屏幕前,运用5G网络的大带宽、低延时优势,同时对远在400公里外的伊春市林业中心医院、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双鸭山人民医院三家医院,进行了远程精准介入支架植入手术指导。
隔空指导3 台手术心血管病诊疗进入5G时代
今年64岁的王先生是牡丹江人,一个月前因为胸痛、胸闷,来到牡丹江市第二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病超过7 天。王先生入院后第三天进行了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弥漫性狭窄约50%,第一对角支狭窄95%,回旋支狭窄40%,右冠中段完全闭塞。


经过球囊扩张后,由于血栓负荷较大,当地医生为王先生进行了充分抗栓治疗后,准备对其进行冠脉介入手术。这类患者病情危重,对介入医生技术及经验要求较高。远程指导介入手术,对于此类危重患者手术策略的选择和手术操作给与实时指导,可以增强基层医院的介入手术力量。
在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会议室里,于波教授坐在大屏幕前,全身贯注盯着通过5G传输过来的高清实时手术画面,并通过麦克风向正在进行介入手术的牡丹江市第二医院的唐忠仁主任发出指令,唐主任反复尝试,发现并不能通过闭塞血管,到达闭塞处时唐主任发出了谨慎的疑问:"好像导丝走行不对,不敢再往前走了。"
如果没有于波教授在指挥,这台手术可能要以失败收场。于波教授立即给与指示:"你现在的导丝在血栓中,继续往前突破即可。"在于波教授的指导下,唐主任小心翼翼地前行导丝,通过了闭塞的血管。"这个地方要小心注意,如果血管内超声导管没办法直接通过,用球囊先扩张一下。"于波教授话音刚落,屏幕另一端的唐主任就已经按照指令,有条不紊地操作起来。患者各项生命指标、血管造影图像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影像等也都同时在屏幕上清晰可见,仿佛置身于手术现场一般。
与此同时,伊春市林业中心医院和双鸭山人民医院的两台支架植入手术也在进行之中,现场情况同样实时传输到了大屏幕上,医生在操作中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都可以实时得到帮助和解决。历时半个小时,在伊春市林业中心医院、双鸭山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两位冠心病患者都顺利地植入了支架。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唐主任在于波教授的实时指导下,一个半小时内顺利完成了介入手术。

"之前遇到急危重症病人,就会直接转诊到哈医大二院,或者请专家亲自到医院来做手术,但是这样做不仅会增加经济开销,而且还会延误病情的治疗。现在通过5G进行远程手术指导,就相当于随时可以把哈医大二院的专家请来我们导管室做手术一样,患者在当地就可以享受到大医院规范化诊疗。同时,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也可以从实际操作中学有所得,快速提高自身操作水平,推动医院整体救治水平的提升。"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唐忠仁通过视频连线说道。
于波教授介绍,心肌就是时间,心肌就是生命。抢救心肌梗死的患者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营救,把握住黄金救治时间120分钟将大大提高救治率。大部分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都是在基层,这就要求基层介入医生具备较强的技术、经验和现场急救能力,所以提高基层医院的规范化介入治疗水平迫在眉睫。因此,利用5G"高通量、低时延、大连接" 的优势,可以开展移动式的多方远程会诊和手术协作,打破时间、空间、数量上的三重限制,有效掌握患者黄金救治期,基层的急危重症患者无需千里迢迢转诊,在当地就可以接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规范化的救治,进而全面提高我省心梗救治成功率。
面向全省打造 5G数字化介入中心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已建科41年,作为黑龙江省心血管专科龙头单位,连续五年跻身于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专科排名全国前十,2018年声誉排名第七名。年收治患者30000余人,年介入手术量19500余台,冠脉介入手术量7400余例,复杂冠脉介入比例超过50%,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质量全国名列前茅,腔内影像学临床应用与研究国际领先,特别是40%的经影像学确认斑块侵蚀的心梗患者,采用抽栓后抗栓治疗理念,改变了心肌梗死" 一刀切" 的支架治疗策略,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电生理组起搏治疗100%为生理性起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于波教授介绍,目前全省有近80家医院可以进行介入治疗,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救治急危重症的能力。因此,为更好地解决资源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等问题,使我省介入治疗水平同质化,哈医大二院将运用5G网络,面向全省所有具有介入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建设5G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介入中心,实现远程门诊、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影像、病理、心电诊断、远程示教等服务,将先进的技术赋能基层医院,解决各医院导管室流程不规范,图像处理难、术中数据收集难、实际应用落地难等问题,从而打破各医院介入导管室之间的空间壁垒,达到各医院介入导管室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互帮互助,简化异地诊断流程、提高救治效率,有效掌握患者黄金救治期,真正实现" 本地治疗、远程指导、智能高效、普惠民众"。
5G数字化介入中心的建立不仅可实现跨机构、跨地域的医疗诊治与医学专业交流等业务,还可跨平台进行数据采集,进行更深层次的大数据处理、云计算平台、介入深度学习研究,全面实现数据收集、分析整理、深度研究、临床论证、手术实践以及术后随访的完整闭环流程,建立黑龙江省心血管疾病云数据库,为心血管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数据保障,有效促进科研成果向临床实际应用进行转化,推进我省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