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走街串巷访百家】鲍文波:12项发明专利“打天下”
2019-12-26 07:40:4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吴利红 邵国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鲍文波(中)在实验室和研发人员研究新产品。

  黑龙江日报12月26日讯 近日,佳木斯寒风阵阵。佳木斯黑龙江省润特科技有限公司总部董事长鲍文波,刚从深圳参加全国人大代表调研归来便一头扎进工作中:到实验室看新产品实验数据,到车间了解正在中试的产品情况,与南方一家企业洽谈技术合作……忙,并快乐着。

  “1000万,没有吓倒我”

  鲍文波外表儒雅,话语不多,很难让人将其与在高科技领域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联系在一起。

  4300个日日夜夜的创业之路,荆棘与鲜花相伴,鲍文波就这样一路走来。

  “70后”的鲍文波大学毕业后,进入黑龙江沃尔德电缆有限公司工作,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很快成为公司骨干。2007年前,身着白大褂,一尘不染的实验室,丰厚的年薪,是鲍文波的工作模式。

  然而,点灯熬油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因为销售不畅无法回收成本,只能搁浅。“这心难受啊!”鲍文波说,“为什么不能让科技引领企业发展?为什么不能让科技从被动变成主动,实现真正的创新?”

  为了回答一连串的“为什么”,鲍文波告别优越的工作环境,走上创业路。

  2007年,公司注册资金1038万元。筹措这笔资金,是鲍文波创业遇到的第一道坎儿。“这1000万没有吓倒我。对科技创新向往的力量支撑我,找朋友,寻亲戚,抵押房产……用尽了所有办法!”鲍文波笑着说。

  公司是鲍文波的第二个“家”。白天和销售人员开会,研究项目的推广;晚上一头扎进实验室,和研发人员改进技术,开发后续产品……无数个难眠的夜晚,青丝变白发。

  “找准企业发展路径”

  实验室与市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创业之初,企业研发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有时候整宿睡不着,琢磨怎么能把产品卖出去。有的投资人还想撤资。”初创的艰辛犹在眼前。

  省里的一次对接会,让鲍文波脑洞大开。

  在省科技厅组织的一次“产学研”合作与对接会中,鲍文波意识到,强化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结合,努力实现自主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

  润特科技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电缆工程技术研究所等合作,相继研制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用电缆及电缆材料、光伏电缆及电缆材料等16类产品,并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尤其是将国际首创的紫外光交联技术和膨胀阻燃技术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填补了国际空白。

  在中试车间,鲍文波看着一条条转动的生产线,颇为自信地说:“我们研发的产品,很受市场欢迎。用‘供不应求’来说,不为过。”

  从研发到生产,润特科技真正实现了由基础到创新,由技术突破到理念变革的跨越。经营模式也由成立初期单一的研发、生产转变为异地投资建厂,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模式,在河北、江苏、辽宁成立了5家分公司,与全国400余个厂家建立技术合作。如今公司坐拥固定资产上亿元,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2项,科技能力和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

  “不会离开家乡”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

  在公司产品展示厅内,鲍文波逐一介绍2016年以来相继开展的各种新项目的研发。

  “今年开展医药中间体项目,从事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等仿制药中间体和原料的研发生产。眼下,项目已进行中试化阶段,批量生产,新公司正在着手筹建。”鲍文波说。

  说话间,他用打火机点燃一块泡沫,泡沫未燃。鲍文波介绍,这是公司与东北林业大学合作的成果——膨胀阻燃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隔音材料、航空航天等阻燃要求高的领域,市场潜力很大。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南方一些城市抛出“橄榄枝”。对此,鲍文波说:“佳木斯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不会离开,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有润特科技的佳木斯。”

  站在总部大楼前,鲍文波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土地说,明年这里将建设占地六万平方米的化工产业基地,会有更多的新产品服务于社会。

  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荣誉是鲍文波前行的动力。“为自己,也为家乡,这些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李玥

【专题】新春走基层

【专题】走街串巷访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