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5日讯 (李红 记者杜筱) 穿上防护服的她们, 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脸上、耳朵上常出现了一串串水泡并形成压疮,每次进隔离区就要持续守护在重患的床旁,感染风险极大……作为黑龙江省医院支援绥化医疗队的8名护理队成员,她们告别家人,与死神进行着决战,义无反顾地选择做守护生命的逆行者!

到达绥化市一院后,医疗队员们立即展开工作。支援绥化护理队队长、黑龙江省医院16病区护士杜淼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她在绥化的抗疫工作情况。
2月3日: 做守护生命的逆行者
刚刚从隔离病区出来,躺到床上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这6个小时对于我们来说是对生命的守护。
今天上午,转入一名血氧低的患者。李燕怡和李鑫懿快速协助医生给予病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物治疗、下胃管胃肠减压等一系列处置,病人生命体征有所好转,但是依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两位护士“死看死守”,6小时一直奔走于病房之间,终于将病人从死神的手中抢了回来。
进行床头交接,监护仪滴答滴答的在报着危机值,上午经过抢救的大爷,恢复了意识,总用手比划着什么。我问:“大爷,您是要写字吗?“他用力地点了点头。我拿了笔放在大爷手里,他艰难地写了几个字“我想活着”!他眼角流出了眼泪,我的眼泪也在眼眶中打转,我明白这是对生命的渴望。我说:“大爷您放心,我们尽最大努力。”半夜十二点了,监护仪滴答声越来越频繁,大爷的情况也越来越危险,我不断着鼓励大爷要坚强,相信我们能一起挺过这一关!
直到我交班的时候,大爷的病情越来越危急,已经陷入昏迷状态,但是他一次又一次的挺过来了,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脱下隔离服,满身大汗,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感觉活着真好!凌晨三点的绥化异常寒冷,走在回住所的路上,我抬头望向星空,想着我那一岁多的女儿睡的是否安稳?是不是又在想妈妈?不禁由衷的祈愿:“愿疫情赶快过去,让每一个病患都能重新的活着,待到春暖花开,共赴好时光!”
疫情,我们明天再战!
黑龙江省医院16病区护士杜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