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采访报道团记者频频点赞:大庆转型振兴未来可期
2020-07-09 08:58:02 来源:大庆网  作者:刘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7月9日讯 “早就听说大庆打响了争当排头兵、建设新大庆的‘新会战’,这次现场采访,让我看到了大庆全市上下打赢‘新会战’的决心和精气神,加深了我对这座城市的敬意。”7月7日,在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婷发出这样的感慨。

  当天,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团开始了第二天的采访报道。

  大庆是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和基础,这与省政府提出的“数字龙江”发展规划十分契合。采访报道团首先来到位于高新区的华铭大数据产业园进行实地走访,刚进入在建的一期项目现场,记者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黑龙江日报记者李飞与相关负责人聊起了项目进展情况,还对在现场工作的系统工程师进行了细致采访。采访结束后,他说,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街道建设,大庆这座城市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更多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打响“新会战”,让大庆未来可期。

  离开高新区,采访车很快驶入世纪大道,看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的人居环境,采访报道团成员频频点赞。

  很快,采访车通过一条小路,进入一片茂密的树林,这里是大庆油田生态建设示范区。这里安静祥和,有居民在树荫下乘凉,还有居民在小河边悠闲地钓鱼,孩子们也在欢快地追逐玩耍。昔日的盐碱地早已披上绿草、鲜花和树木,河渠湖旁绿柳成荫,野鸭子在水中嬉戏,而一旁就是星罗棋布的磕头机,油井与自然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看到眼前的美景,东北网记者许诺感慨地说:“小康全不全面,生态建设很关键。小康不止是百姓钱包鼓了,更要有宜居的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就是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用绿色政绩为民造福,人民的满意多一点,离好日子也就更近一步。”

  大庆“老字号”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大庆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线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蛋白粉年产量将从目前的3000吨增加至13000吨,金锣集团也将成为国内拥有规模最大的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线的企业,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出口到新加坡、俄罗斯、南非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厂区内,黑龙江日报记者蒋国红一边寻找拍摄角度,一边同工人聊起蛋白粉的用途。在得知蛋白粉应用于面膜、香肠、奶粉等众多商品里,他竖起大拇指说,大庆不仅在“新字号”上下足了功夫,“老字号”通过改造升级也焕发出新活力,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他会用镜头记录好大庆的发展历程,积极宣传大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庆。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