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9日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业都被置于首位,是重中之重。一直以来,尖山区将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联系工作实际,了解政策动向,扎实做好全年的各项就业创业工作,以实际行动稳住就业底盘,以四项措施打好落实“六稳”“六保”持久战,为全区就业形势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尖山区积极研究落实政策,打好政策扶持战。研究梳理中央、省、市出台支持企业政策,采取了入企业面对面、电话联系、微信沟通等形式,为企业进行宣传和答疑,逐项落实《双鸭山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就业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十三条优惠政策》,为126家企业申报“援企稳岗”“以工代训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补贴,惠及职工近7000人,为18名个体工商户申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带动了1381名创业人员办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为11家人力资源劳务派遣公司签定劳动合同近300人,申请了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有效稳定企业岗位。
尖山区广泛推行网上服务,打好就业服务战。组织网络线上技能培训班6期,共400余名学员参加了面点、西点、育婴培训;开展“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线上春风行动,组织“百日千万”网络等招聘7场,97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788个,与人力资源劳务派遣公司合作,共成功推荐上岗485人。130余名非全日制临时社区公益岗位和1600余名网格员已全部上岗,帮助困难群体就地就近就业,为34个社区和各防疫卡口充实了基层疫情防控力量。
尖山区不断强化用工保障,打好复工复产战。广泛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建立用工需求数量和用工种类台账,积极为企业和就业者“牵线搭桥”,分别实现了市级“百大项目”开工带动就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落实“点对点”助力返岗复工,与山东胶州用工企业“无缝对接”安全护送外出务工人员返岗。
尖山区继续加强精准对接,打好人才招引战。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加强精准指导和个性化服务,向未就业毕业生推荐符合其个人特点的岗位。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近1000名2019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录入信息平台。
按照党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以及市委提出的抓好“五个一批”要求,尖山区全力抓好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吸纳就业,抓住复产复市有利契机促进就业,抓典型示范引领,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办好2020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按照全市2020年“职业培训万人计划”,尖山区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开展大规模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00人的任务目标。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开发就业岗位重要举措,围绕产业项目投产达产,带动上下游协同配套,拓宽企业用工岗位,深挖重大项目用工潜力,建立用工需求数量和用工种类台账,积极做好企业用工需求和失业人员求职需求的对接工作,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鼓励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能,带动充分就业。通过商超、餐饮、文娱等三产服务业的复工复市,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相对宽松的就业环境和更多的就业岗位,挖内潜、扩就业。
尖山区充分利用“就业指导员”“创业导师”“技能大师”服务队伍,积极宣传已成功可复制易推广的创业者事迹和创业项目。通过典型引领、一次性创业补贴、小额免息创业担保贷等宣传,提高创业成功率,带动受疫情影响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支持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和政策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带动新业态发展和灵活就业。围绕当前创新创业形势,特别是创业带动就业的新趋势、新变化,抓紧谋划双创活动。积极与区电商服务中心配合,帮助符合条件的入孵企业申请小额免息创业担保贷款,增强小微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力支持健康医疗、线上教育、远程办公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大力度支持生鲜电商、直播卖货等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