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2日讯(记者 陈显春 孙英鑫 刘楠)车辆驶进望奎县后三乡正兰前三村的欧式大门,眼前顿时开阔起来:柏油路面油黑锃亮,路两侧由花草、榆树墙和树木组成的绿化带错落有致,令人赏心悦目。

“村里两条主干路(2公里沥青路面)是工作队新修的,此外工作队还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修建路边石1200延长米,把约1.5公里通乡公路由4米拓宽到6米,同时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硬化2500平方米。”走在崭新的柏油路上,省应急管理厅驻望奎县后三乡正兰前三村工作队队长尹宇洲说,“正兰前三村先后多次迎接国家和省市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基层党建等方面的专项检查,得到认可。”

村容整洁,让百姓的心里亮堂了;而扶贫产业的兴起,更帮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快车道,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感。目前,正兰前三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
“扶贫要有好的产业带动,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实现长久脱贫。”尹宇洲介绍说。几年来,前三村坚持以产业脱贫、靠产业致富的理念,让精准脱贫产业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贫困户真正从中借力受益。
在村中的“扶贫大棚”里记者看到,辣椒青翠欲滴,已到了采摘期。据尹宇洲介绍,两栋温室大棚是2017建的,同时还建有蔬菜大棚30栋,以发包形式对外出租,12万元承包费由村集体和贫困户按4:6比例分配。棚室产业能带动贫困户25户,户均增收1800元;同时设置公益岗位6个,户均增收4500元。
在正兰前三村翻身屯,脱贫户沈广福告诉记者:“工作队来了之后建起了大棚种蔬菜,我家每年都能分到1800元钱,再加上其他收入,现在已经成功脱贫翻了身!”
村民张淑梅也是棚室经济的受益者,不过最近她心情不是太好。原来她做了右腿小腿截肢手术,刚出院半个月。“眼瞅着地里有活干不了,干着急!”尹宇洲安慰她说:“你的低保很快就批下来了,村里再帮你办残疾证,国家会有一些政策照顾,有政府作为你的后盾就放心吧,这病不会让你返贫的!”
闻听此言,张淑梅眉头慢慢舒展开:我是糖尿病综合征,工作队左一趟来右一趟来帮我们家,不仅有大棚收入可以分红,还一直在关心我的病情,真的很感动!
尹宇洲说,目前正兰前三村农业种植以玉米为主,下一步将重点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做文章。今年试种了40亩板蓝根,已经和中药商签订了合同,如果秋收效果好,来年扩大种植面积,为村民增收致富再增添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