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抗联路
2020-08-20 14:37:09 来源:东北网-伊春日报  作者:王跃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这是一条寻常的路。它下哈伊公路,由铁力市的北星村东北行,钻进小兴安岭的深山,弯弯曲曲,穿过无数山林,绕了一个大圈子,又于建设林场上哈伊公路,归于透龙山,全长有100公里。

  这是一条不寻常的路。沿着这条路行走,你不但可饱览小兴安岭独特的风光,体验一次绿色之旅,还可经历一连串与抗联有关的山水,让你想到那些艰苦的岁月,想起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想起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我把这条路叫做抗联路。

  走抗联路,从西到东,最近的是小黑河无名抗联烈士墓。

  烈士墓坐落在小黑河的两岸,南岸有32座,北岸有15座,隔河相望,静静地躺在丛林之中,不是仔细寻找,很难发现。因为这些墓实在是太矮小了,矮小得几乎像一个个小土丘,辨别它们,主要靠老树,或墓前,或墓后,或墓上,有桦树,有榆树,也有柞树。每一座墓都有一棵树做记号,让人想到当年造墓人的用心。任是如此,时隔60多年,也无人说得清这些墓是什么人造的,什么时间造的,墓主又都是些什么人。人们只知道这里埋的是抗联的烈士,而且,据考证,这些墓主也不是牺牲于一次战斗,一个时间,大多又都是影葬墓。烈士战友无法安葬同伴的身体,或者找不到,或者没有条件,只好象征性地修了一个墓,意在纪念他们,让后人不要忘记他们。

  沿这条路前行,过香草河、泥河,就到了滾鞍岭。岭前的石碑告诉人们,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抗联队伍伏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

  1936年,抗联三军六师和四军二团活动在老金沟一带。驻铁力的日本侵略者闻讯后,就组织了300多人的日伪军前来讨伐。我抗联得到情报时,日伪军已迫近宿营地,只好向滾鞍岭一线撤退。撤退途中,四军二团一部登上了滾鞍岭,三军六师继续前行,诱敌深入。日伪军只顾追击三军六师,不提防后续队伍被我四军二团打了个正着。日伪军连忙回头救援,三军六师又回师尾随而打。就这样两头夹击,抗联队伍打死日伪军30多人,而自己只伤亡10几人。

  过了滾鞍岭前行3公里,就是保马林场。保马林场对面,隔一条欧根河,就是著名的抗联根据地老金沟。据史料记载,自从1938年始,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中共北满省委都曾先后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直到1942年转移到铁力南部山区。其间,举凡抗联名将赵尚志、李兆麟、金策、冯仲云、许亨植等,都在这里生活过、战斗过。另有李兆麟的长子,抗联虎将隋德胜的女儿隋杨兰都出生在这里。

  从保马林场东行,是卫东林场。卫东林场南面有一片原始红松林,现在已被开辟为一个旅游点。这片红松林过去叫三谷峰。据说,1938年抗联西征,曾在这里打死了一名前来追剿的日军大佐。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这名大佐的后人曾来这里寻找大佐的朽骨,并愿意出10万元的人民币。只是,却无一人前去寻找,尽管林业危困,许多林业工人生活困难。

  过卫东林场,南返哈伊公路30公里处,就是卫星林场。卫星林场过去名叫张家湾。在张家湾,曾发生了一次抗联袭击日本侵略者大本营的著名战斗。

  为长久霸占东北,打击我抗日武装,当年,日本侵略者沿小兴安岭腹地修筑了一条警备道。筑路民工大多是来自关内,在日伪的枪口下,当牛做马。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1939年,抗联支队长雷炎率领50多人袭击了日伪军大营,打死日伪军30多人,缴获了一大批军需物品后安全撤离,史称张家湾战斗。直到现在,在原来日伪军扎营处,还可见当年日本侵略者所立招魂碑座。

  出卫星林场,过依吉密河大桥,就是哈伊公路。沿公路前行不到10公里,就到了著名风景区透龙山。透龙山得名于山间的一个洞。这个洞叫透龙洞。透龙洞曾是抗联的一个宿营点。1947年,还有人在这里看到过一口大锅,足够几十号人用来做饭。也就是在这个洞里,1939年底,北满省委曾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当时的北满省委书记金策,组织委员李兆麟等一批抗联领导,做出一个决定,不去汤原马把头锥营见从苏联回来的赵尚志。那时,赵尚志已被苏联任命为东北抗联总司令,他派人到老金沟找到北满省委,请他们去汤原共商抗日大计。金策等人行至透龙山,误听了传言,放弃了汤原之行,结果,错失了一个协同抗日的机会。

  在透龙山深处,还有一个抗联宿营地。这个宿营地背靠陡壁,面对深谷,长约6米,宽约5米,即使是现在,人走到面前,也不易发觉。这个宿营地与透龙洞互为犄角,可能是前营后营的关系。关于这个宿营地,我做了一些考证,最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抗联三军团长张连科的一个营地。据敌伪档案,1938年到1939年,张连科曾率队在这一带同日伪军周旋,不断地打击在石长修筑绥佳线和在桃山采伐林木的日伪军,直到1939年4月牺牲在马鞍山下。

  自1997年始,我曾多次走这条抗联路,向朋友介绍这条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这条路,让更多的人来体验抗联的艰苦,回顾抗联的业绩,发扬抗联的精神。

责任编辑:宋蔚

【专题】白山黑水寻“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