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建设联通国内、辐射欧亚的国家物流枢纽 合力布局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0-08-31 10:44:3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薛婧 李爱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8月31日讯 “重点建设对俄及东北亚全面合作的承载高地和联通国内、辐射欧亚的国家物流枢纽”,这是自贸区哈尔滨片区获批时的重要功能定位之一。

  既不是口岸,也不是港口,还缺少海关特殊监管区,面对这样的家底儿,如何提高对企业的吸引力?如何提升对外开放度?

  问题来了,就要破解。

  “自贸区是制度创新高地,补短板、强弱项更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哈尔滨新区党工委书记,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代守仑说。

  时间不等人。能复制的就复制,能联动的就联动,该建设的就马上建。

  深圳、哈尔滨,一南一北,两地以“飞地经济”模式开启了跨省合作。目前看,效果极佳。

  于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复制“飞地经济”模式,与口岸城市合作,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向弥补不是口岸的短板发力。

  日前,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一行赴抚远市就合作建设中俄农业跨境产业链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并与抚远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达成初步合作共识。

  抚远市,国家一类口岸,与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隔江相望。哈尔滨自贸片区(抚远)中俄农业跨境产业链项目探索实施“总部企业+口岸加工园区+境外原料基地+国际物流通道”对俄合作新模式,将弥补哈尔滨自贸片区缺少口岸的功能性短板。

  “这个项目我们就是复制深哈‘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在我们采取店、厂、商分离的运营模式,享受抚远互市贸易及口岸加工优势的同时,‘带土移植’哈尔滨自贸片区的优惠政策、创新制度和创新经验到抚远市,从而实现双方利益共享,真正将自贸区这块儿蛋糕做大做好。”哈尔滨新区管委会主任,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铁立说,目前,这个“飞地经济”合作模式,自贸区哈尔滨片区与黑河、绥芬河也正在洽谈中。

  复制很见效,联动也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1月份,在哈尔滨海关的大力支持下,自贸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委员会与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实现联动。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共享相关服务功能、合作开展保税展示交易、共享制度创新成果等,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很幸运,成为自贸区哈尔滨片区与综保区合作的受益者之一。”哈尔滨综保区内企业秋田虹健康科技集团总经理林哲宇说,该企业想从日本引进杀菌型益生菌系列技术和产品,虽然综保区没有该项审批权,但由于综保区与自贸区哈尔滨片区联动合作,企业仅将总部设在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内,便通过了审批,且可以继续在综保区进行加工生产。目前,企业引进的系列技术和产品已落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贸区哈尔滨片区与哈尔滨临空经济区的联动也在推进之中。

  自贸区哈尔滨片区是全国少数几个没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自贸片区,这种先天不足将严重影响片区在自由贸易领域的建设发展。怎么办?建,而且说干就干。

  今年年初,在哈尔滨海关的支持下,自贸区哈尔滨片区相关负责人与省内物流龙头企业龙运集团对接,谋划合作申建B型保税物流中心项目。

  双方洽谈,一拍即合。于是,推进紧锣密鼓。

  目前,项目前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平整土地、向海关申报手续同步进行。

  “今年我们就将开工建设,争取年底完成桩基础,2021年年底一期投入运用。”龙运集团俄运通公司总经理张爽告诉记者。B型保税物流中心项目部总投资3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将建设包括分拣加工、保税仓储、附属用房、检查仓库、交易办公等业态。

  “B型保税物流中心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建成后,可以弥补自贸区哈尔滨片区缺少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平台功能,同时极大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片区吸引力。”张爽说,B型保税物流中心将着力发展对俄跨境电商的物流通道服务,并吸引进出口贸易企业和物流企业入驻,带动相关产业增益提升,打通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出海口。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