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低保户“开公司”被取消待遇 公开听证审查程序化解行政争议案件
2020-09-17 19:53: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邓哲 佘雨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9月17日讯(邓哲 记者 佘雨桐)9月17日,佳木斯市人民检察院与向阳区人民检察院启动一体化办案机制,运用公开听证审查程序,化解一起行政争议案件,实现案结、事了、政和。

听证会现场。

  张某国是佳木斯市某村村民,因家庭贫困且身患残疾享受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2016年5月17日,他人使用张某国的身份证注册了黑龙江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张某国被登记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并被“聘用”为该公司经理,黑龙江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以张某国的名义承租佳木斯市向阳区新华社区一处房屋作为公司经营场所。2020年6月,张某国收到某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通知,该机关通过大数据核对,发现其名下有一家注册资本为50万元的黑龙江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因此,对张某国停发了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张某国收到通知后,因身患残疾无法依靠自身能力调取收集证据,通过佳木斯市检察院与有关机关建立的多元协作化解行政争议机制,了解到检察机关化解行政争议的职能,遂到检察机关咨询申请支持行政起诉,拟提起被冒用身份信息公司登记和被取消低保资格行政诉讼。

当事人到检察机关咨询申请支持行政起诉。

  佳木斯市检察院经审查后,考虑到张某国除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外再无生活来源,提起行政诉讼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就以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立即启动了两级院一体化办案模式,积极协调各方,全力搭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平台。

  两级检察院共同组织召开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听证会,邀请了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经过公开听证审查,现场出示证据,双方当事人分别发表意见,最终证实张某国的身份信息确实被冒用注册了公司,导致影响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发放。

  两家行政机关和张某国当场分别签订了《和解协议》,行政机关表示将尽快按照相关程序规定优先为张某国办理注销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工商登记,恢复张某国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张某国表示放弃提起行政诉讼。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

双方签订和解协议。

  据悉,“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专项活动”开展以来,佳木斯市检察机关已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8件。

责任编辑: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