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24日讯 大豆摇铃,高粱火红,或高或矮的玉米竞相捧出金灿灿的穗棒——23日上午举行的省农科院新品种田间博览和成果推介会,让位于宾州农业生态园的农科院科技成果展示基地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及省内外种子经销企业的负责人近500人聚集在这里,现场观摩农科院培育的各类作物新品种的田间生长情况。
省农科院院长李文华介绍,这个基地是院企合作共建的首个科技成果展示基地,目前共展示省农科院育成新优品种177个,其中大豆、玉米等大田作物品种112个,瓜菜、果树等经济作物品种65个;展示示范果蔬化肥农药减施增效、蔬菜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主要果蔬提质和富硒4大技术模式。穿行在占地面积300亩的大田作物展示区,只见不同品种的大豆田间表现各异,有的高,有的矮,但一个共同特点是豆荚都又多又密,植株略微倾斜。
“斜而不倒,这是大豆丰产的标准长相。”“请看这个合农135,是非常优秀的芽豆品种;一般芽豆品种产量低,还容易炸荚,这个品种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经过几年试验,垧产都在3吨以上。”一个个品种培育者的现场介绍,更让大家兴趣盎然。
“从入秋开始,一有时间我就到这参观,真是看好这里的品种了。好多都是没见过的,又高产抗性又好。今年刮三次台风,村里很多玉米都倒了,可这里的玉米一点没倒,还是专家的品种和技术厉害!”宾县树君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田树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专门从宝清赶来的宝清丰收种业有限公司徐经理对现场展示的耐除草剂谷子和矮棵高粱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告诉记者,“种谷子最大的难题就是不能用除草剂,受此限制,谷子很难规模化生产,但这个谷子可以使用除草剂,这就是创新,估计投放市场后会非常受欢迎。”
据介绍,此次田间博览和成果推介,共达成成果转化意向17项,涉及金额2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