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搜 索
海伦:让农民工在他乡“体体面面”
2020-09-25 07:13:4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董新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9月25日讯 如何让农民工外出务工有尊严,寻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24日,记者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海伦市专场获悉,海伦市今年“点对点”对外输出13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749人。绥化市政协副主席、海伦市委书记王学斌提出,不但要让农民就业,还要让农民在他乡就业有尊严。今年疫情期间,海伦市1050人“包机”去宁波务工,引起广泛关注。

  就业一人,富裕一家。前段时间,王学斌走访慰问了海伦市在宁波奉化区及周边企业务工的农民工和贫困劳动力。“在宁波务工的海伦人月工资都在5000以上,这一趟走访我感触很多,他们在他乡工作得舒心,收入稳定,我们就放心了。”

  王学斌亲自赴宁波市与家乡走出去的农民工座谈。“有一对夫妻和我年纪相仿,他们告诉我,出去这半年存了5万多元,过年如果家里没啥特殊的事,就不回家了,要加班赚钱。”

  他们在他乡生活得很好,宿舍条件不错,有独立的卫生间,供吃供住,工资就是纯收入。

  打“飞机”去务工,是疫情期间海伦市为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创新举措。今年疫情期间,海伦市为保证贫困户不返贫,边缘户、不稳定户持续增收,及时组织外出务工,采取点对点、门对门、一站式输出,用“包机”向宁波输送1050人,让农民享受到“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全程服务,实现从“家乡”到“他乡”的直通。

  向宁波输送外出务工人员,王学斌坦言是通过媒体了解的信息。他说,武汉每年有5000多人到宁波务工,但由于疫情影响,武汉的务工人员出不来,导致宁波的一些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于是海伦市积极对接宁波企业。“不到3天时间,我们就组织了5架包机,为宁波6家企业输送了1050名农民工,其中近半数是贫困户。”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当时的难题,更开辟了一处稳定的就业务工基地。

  除了外出务工,海伦市积极开辟新的劳务基地,对一些不能外出的贫困户,通过开发护林员、护路员、防疫员等小型公益岗位,就近就地安置4000多人。

责任编辑: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