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8日讯 五大连池市和平镇和安村,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以盛产水稻闻名全市。在脱贫攻坚,振兴经济工作中,和安村在各级领导关心帮助下,村党支部一班人和驻村干部立足当地自身资源禀赋,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乡村振兴、村民致富”发展战略,高起点谋划,立足区域特色高标准建设,全力建设美丽、富庶、幸福的新和安。
和安村2014年被确定为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28人。几年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经济,全村达到了“三通三有”标准,贫困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2018年年末实现贫困村整体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8万元。
几年来,和安村共争取专项资金1500余万元,完成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他们从改善村容村貌入手,开展了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三清洁”活动,清除了村内私搭乱建等临时建筑物,清理了乱贴、乱画等不良信息,解决了垃圾围村、围田、围路、围河等问题。同时加大绿化美化力度,栽种杨树、柳树、花树、人工杨等树木面积32.5亩,坚持绿化、美化、亮化相统一,今年又投资8万元新建绿化观光带一处,种植果树3200棵。通过争取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美丽乡村项目,完成了村中主街道加宽改造升级,新建1000平方米文化广场,修建3000平方米晒场,新建村委会办公室300平方米,硬化5927.4米两条街道和两侧边沟,安装铁栅栏4100米,消除了全部危房,安装路灯16盏,新建环保厕所200个。
和安村紧扣“致富、发展、振兴”目标,立足实际,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大豆6600亩,年收入达400万元;特色水稻4500亩,年收入达700万元。同时发挥“三项产业”示范引领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走产业脱贫之路。建设和安村光伏电站项目,利用国家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为14户贫困户每户办理扶贫小额贷款4万元,安装容量为5.3千瓦的小型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约为8000度,年收益约为6000元,贫困户每户年可实现增收2000元。发展水稻育秧大棚基地项目,投资250万元建设的现代化水稻育秧大棚基地项目,共建占地面积107亩大棚50栋。利用水稻育秧大棚闲置期搞食用菌和马铃薯、油豆角、西瓜及其他反季节果菜种植,年可实现收入60万元,利润3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60人。基地经营大户与14户贫困户签订了3年帮扶合同,形成了经营大户+贫困户的帮扶结对模式,已为建档立卡户分红4800元。外出务工人员达到400人,实现收入900万元。上扶贫惠民油坊项目,申请扶贫资金131.87万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设厂房300平方米,年处理2000吨的大豆深加工项目投入运营,又为振兴的和安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和安村作为抗联谷家窑屯突围战原型地,充分挖掘红色经典故事,今年将利用手绘的形式将场景画幅展现,让村民牢记历史,继承和传扬抗联精神,让外界了解和安、认知和安。制定了和安村村民公约,引导村民树民风、育新风,文明生活、文明生产,村民的观念得到了明显改观,64户农户都被评为“十星文明户”。
如今的和安村,村路硬化、栅栏齐整、路灯明亮、桥涵通畅、道路边沟整洁;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3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内,红色书屋,宁静温馨;红色课堂,书声琅琅。一个规划有序、村容整洁、绿化美化的和安村呈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