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爱辉区 稻田里奏响丰收乐章
2020-10-19 16:23:00 来源:黑河日报  作者:韩玉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西岗子镇稻农抢抓晴好天气抢收水稻。

  东北网10月19日讯 金秋时节,爱辉区西岗子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稻谷飘香,20台水稻收割机同时作业,一派繁忙。放眼望去,沉甸甸的稻穗在秋风中掀起阵阵金黄的波浪,“嗡嗡”的机器声和稻农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连日来,稻农利用当前天气晴好时机,陆续下田收割水稻,加快秋收抢收步伐,确保颗粒归仓。在西岗子镇稻丰合作社的稻田里,两台小型水稻收割机穿梭在田间地头,切割、脱粒、粉碎秸秆,几道工序一气呵成。望着一片片金灿灿、低垂的稻穗,合作社社员杨国福笑得合不拢嘴,“今年亩产能达到500公斤,我这腰包是越来越鼓了,都要归功于合作社啊!原来自己单独种的时候,没有管理经验不说,费劲成本又高。自从加入了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我们就等着往兜里装钱就行。”

  2009年以来,西岗子镇大力推进“水稻北扩”战略部署,建成全省最北高纬寒地水稻种植基地4200亩,依托中国最北的国家级水稻节水灌溉试验站,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逐年提升。为实现水稻种植规模化和集约化,2016年成立稻丰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3人,种植面积3040亩,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育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管理,带动了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近年来,爱辉区按照全省实施“水稻北扩”战略部署,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开展高纬地区寒地水稻种植和生产技术攻关,完善生产技术体系,不断加快北方寒地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建设,为北方寒地的种植结构调整、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增加效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西岗子镇建设寒地水稻立体养殖园区和稻田公园,将稻田养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拉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吸引游客到访,探索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小康新农村”之路。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