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1日讯(记者 葛金鑫)20日一大早,在哈尔滨市医大一院血液肿瘤研究中心1楼采集室内,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李国强(化名)正在做采集前的检查,采集成功后,这些造血干细胞将于21日送往济南,救助一位白血病患者,给她再生的机会。李国强也将成为黑龙江省第120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李国强,男,47岁。家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是一家私企的工人。躺在床上准备采集的李国强回忆着说,自己已经有十来年的献血史,第一次献血的时候签下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并留下血样,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2020年5月,李国强接到了中华骨髓库的通知,他与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问他是否愿意捐献,李国强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在接到通知以后,李国强就开始加强身体素质锻炼,本来不吸烟但偶尔饮酒的他,这回彻底把酒戒了。
“你上有老、下有小,不担心他们会反对你捐献吗?”记者问李国强。
李国强笑着说:“要说不担心那是假的,本来大家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就是一知半解,只知道捐献是救人,对过程什么的都不太知道。但我了解我家人,就仅有救人这一条就够了。果然如我所料,我的父母、妻子和女儿虽然担心,但都很理解和支持我。”
10月14日,李国强一人来到了哈尔滨市医大一院血液肿瘤研究中心,办理了住院手续。李国强说:“本来是打算坐火车来哈尔滨,可是由于入院之前要做核酸检测和一系列检查,对方也比较着急,我买好了火车票又退了,一个人从佳木斯开车来了。”
医生告诉记者,李国强在打动员剂的时候反应特别大,但他很坚强,一直不让告诉红十字工作人员。
李国强说:“第一天打动员剂没啥反应,第二天腰部开始有酸胀和间歇疼痛,后来腰部越来越难受,疼痛感也加长。第二天打完动员剂,我都直不起腰,下不了床了,血压还有些偏高。第三天开始慢慢地又缓解下来。我之所以告诉医生,是怕有什么不良反应,耽误救人,我不告诉红十字工作人员,是怕给他们添麻烦,我想着这是为了救人一命,挺挺就过去了。”
由于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采集前医生又为李国强做了全面检查,各项指标都良好。医护人员很快就为李国强建立了血液采集通路,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转动,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这期间李国强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静卧,成功采集到了200ml的造血干细胞混合液,这些救命的干细胞会被送往济南,救助一位1985年出生的女性。
在采集过程中,李国强的床边始终站着一位小美女。她是李国强的女儿,在黑龙江大学攻读研究生,知道父亲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时间就赶来医院陪着父亲。
李国强的女儿眼圈含着眼泪告诉记者:“当我得知父亲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时候真的很担心,虽然以前也听说过,甚至在我们大学生当中也有捐献者,但真落在自己家人身上的时候,我有些害怕了。我第一时间去网上查询了一些资料,又向红十字的工作人员咨询了一些问题。医生告诉我,国家不会为了救一个人而去伤害另一个人,我们全国现在已经有一万多例捐献者,这都是最好的证明。父亲也跟我说,这是为了救命,对方大姐姐还那么年轻,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应该就这样倒下,我们应该帮助她。我为我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
据黑龙江省红十字会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李国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他成为黑龙江省第120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第10339位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希望通过李国强的事迹,让更多的人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参与到这份公益事业中来,挽救更多的生命。
据统计,截至10月份,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已有280多万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突破1万例,患者申请查询人数8.9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