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2018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持续推动强化领导、强化调度、强化政策、强化示范、强化宣传、强化主体“六个强化”,采取政策扶持牵动、质量标准跟进、宣传推广推动等措施,实施“5+1+1”行动,指导全省各地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农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
黑龙江省探索推广接入城镇管网、建设村级管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净化槽就地降解等3种较为成熟的改厕模式,实现了由旱厕向水厕的转变、由清掏外运向就地降解的转变,3年可改造农村室内水冲式厕所30多万户。
农村垃圾治理成效显著
全省已有8672个村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占比达96.67%;7983个行政村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占比88.99%。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
以水源地保护区和整村改厕村庄为重点,采用多种污水处理技术模式,启动实施222个村屯15594户水源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工程。

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实施村庄绿化工程,黑龙江全省村庄绿化覆盖率达17.7%。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整治庭院环境,共建设菜园革命示范村300多个,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达到1400多个,勃利县、通河县、泰来县、庆安县被评为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示范县。
村庄规划编制有序推进
全省已完成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边境巩固类和搬迁撤并类五类村庄划分。完善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和标准,在1026个村开展规划试点。
农村环境管护机制取新进展
大力推广门前三包、市场化专业保洁等管护机制,黑龙江全省开展常态化保洁行政村数8275个,村庄专职和兼职保洁人员达到3.65万人,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初步建立起了配套的管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