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9日讯 近年来,宝清县高度重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实现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10万元以上村达132个,占比达91%。
抓产权制度改革“铸魂”,凝聚集体经济发展新合力。为扎实有效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转型,这个县通过摸家底、定身份,明方向、强引导,定规矩,促规范,进一步规范了新型集体组织。同时,全县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社209个,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运行赋予了基本职能,使成员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参与度和关注度逐步增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思路逐步清晰、运营理念已入脑海,运营模式已成框架,让400余名有头脑、懂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领办人进入各阶层。
抓资源资产盘活“强筋”,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力。针对村级债务沉重、资产资源沉淀的现状,宝清县因村施策,积极开展“清化收”工作,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问题得到了有效破解。重点清理了违规合同、争议合同以及无效合同,对违规合同视情况依法收回或补充条款、对争议合同通过三级调解一级仲裁依法调处、对无效合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收回并重新竞价发包。目前,已规范和纠正问题合同579份,为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3.7万元。通过增收减债、往来拉户、节支减债、债务剥离、清欠减债等方式化解债务732.9万元。持续加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利用,对新增地源收费实行分类施策、民主决策,仅新增地源收费一项,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收入460万元。
抓产业项目建设“壮骨”,释放集体经济发展新活力。近年来,宝清县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培育特色产业、创建村办企业、整合集体资产等方式,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目标。全县共整合资金3000余万元,发展41个农业产业项目,鼓励引导村集体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项目。同时,通过帮助申报立项、协调用水用电、强化培训指导等多种方式提供全程服务,确保村级产业项目尽快落地见效。按照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的思路,引进兴办一批高效农牧业、设施农牧业、生态农牧业等示范项目,创建高效园区,建立种养基地,确保各村都拥有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同时,发挥各村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优势,有效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和项目资金,通过自主创办企业的方式,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不断增加集体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