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日讯(张树永 刘鑫 记者 付巍)记者从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牡丹江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条例》今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该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实现提档升级。

红色文化是牡丹江市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红色文化遗存资源富集,既有抗日战争时期的八女投江纪念地,也有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威虎山剿匪纪念地、杨子荣烈士陵园,还有与我党历史上重要人物有密切关联的马骏故居、张闻天工作室等。
为了做好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牡丹江市于2019年底启动了立法工作。《牡丹江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条例》经2020年9月23日牡丹江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12月24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查批准,于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
据了解,条例适用全市行政区域内红色文化遗存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在遵循上位法的基础上,根据全市红色文化资源的状况和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制度设计,创新管理措施,解决管理难点。条例的出台,有利于保护牡丹江市红色文化资源,擦亮红色文化品牌,促进红色文化传播。
牡丹江市将通过强化学习贯彻、完善建立资源库、强化资金保障、促进文旅融合、办好红色展馆、加强监督检查等六个方面,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确保“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责任编辑:姜继周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