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红色文化进课堂 构建特色精品思政教学体系
2019-04-11 10:40:03 来源:大鹏新闻网-牡丹江晨报  作者:陈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4月11日讯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它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在牡丹江师范学院的思政课课堂上,教师们会不约而同地讲起东北抗日联军的事迹,而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到思政教学中,更是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们近距离了解东北的“红色文化”,这也是该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取得很大进展。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从创新教学方法、加大力度培养教师队伍、促进学院发展这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学院的特色精品思政教学体系。

  思政课教师要

  引导学生立鸿鹄之志

  4月3日,牡丹江师范学院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贺彦凤表示,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思政课教师承担着神圣使命,必须始终保持家国情怀、仁爱情怀。教师本身就是学生身边的现实“教材”和“案例”。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也直接影响思政课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思政课教师心里要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用更贴近学生的语言、更喜闻乐见的形式、更贴近现实的案例,讲出思政课要讲的道理,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现实性和针对性。

  东北抗联精神

  融入特色思政课

  “牡丹江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东北抗日联军更是在牡丹江地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2016年8月15日,中国抗联研究中心在牡丹江师范学院挂牌成立,作为驻牡高校,我们学院创新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不仅加深了广大学生对牡丹江的历史文化了解,也通过这种‘近距离’‘接地气’的方式,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喜爱程度。”贺彦凤介绍,本科大学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大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理论,通过引用东北抗日联军的事迹、融入东北抗联精神来讲解思政理论的内容和观点,让广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东北抗联精神不断融入到实践教学活动中,例如,组织广大学生前往八女投江纪念馆、“八女投江”殉难地参观学习。另外,学院还因材施教,根据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成立东北抗联精神宣讲团为牡丹江市各小学、各社区开展义务宣讲;思政教师在音乐与舞蹈学院师生编创大型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中给予理论支持与指导,使演职人员详细了解东北抗联革命史,深刻理解东北抗联精神。

  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的思政学科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不断改革创新

  建设一流学科

  据了解,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学科经过了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复合型人才,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跻身省内及国内同类专业的先进行列,被评为省重点专业,国家特色专业。

  谈及今后的发展,贺彦凤说,学院将从创新教学方法、加大力度培养教师队伍、促进学院发展这三个方面入手,构建特色精品思政教学体系。在课程建设中,全体思政教师将按照“八个相统一”,不断改革教法,结合网络时代新特征多发展慕课、翻转课堂等丰富形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培养教师队伍方面,学院将根据专业需要,积极引进高水平师资力量,建设精品教学团队,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深入开展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优化结构,形成一支有优势和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拟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团队、“牡丹江红色文化”研究团队、“廉政文化建设”研究团队等。同时,完善人才建设制度和保障机制,继续实施教师“自主培养计划”与外来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师资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而在学院发展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巩固和深化现有建设与发展成果,力争到2020年把本学院建设成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并举、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举、教学科研并举,特色明显、优势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形成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体系,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服务功能,办学实力位居校内一流的学院。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