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8日讯 八旬老人在广场遛弯,突发疾病晕倒,众人合力救援,有人拨打120、有人帮忙联系家人,还有人围成“人墙”为老人挡风,直到救护车到达现场,将老人送往医院,大家才放心地离开,这一幕,发生在让胡路区北湖馨苑小广场。
3月3日,记者采访中,被咱大庆人的善良所感动。

老人晕倒众人合力救援
“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3月3日15时许,在让胡路区北湖馨苑小广场,有人呼喊着。
周围散步的人,听到求救立刻跑上前询问情况,只见地上躺着一位老人,脸色苍白,但有意识,因为怕老人有心脏病,大家不敢轻易挪动老人,只能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大家都过来,咱们围成一圈,为大爷挡风。”
“这个提议好。”话音未落,人们纷纷围过来,自动为老人搭起了“人墙”,还有热心人把棉衣脱下来,盖在老人身上,为老人取暖。
“大爷,你不能睡觉,再坚持一会儿救护车就来了。”人群中,有人害怕老人睡觉,蹲在老人身旁安抚老人。
救援过程中,热心人费尽周折,终于联系到了老人的家人,其家人赶到后,不停地鞠躬对大家说:“谢谢”。
据老人的家人讲,老人今年80多岁了,有心脏病,前一天刚去医院检查完身体,老人家离小广场很近,当天下午,老人独自出来遛弯,没想到意外发病晕倒。
随后,救护车到达现场,将老人送往医院。

老人出门家人要陪伴左右
“这个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岁数大的老人出门,家人一定要陪着。”医生说。
记者在各大医院了解到,最近,老人突发疾病晕倒的特别多,有的是出门晨练突发疾病,还有的早晨起床去趟厕所,突然晕倒。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春季气候多变,冷热不定,是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
最近一段时间,我市气温起伏较大,导致各大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医院就诊患者,平均每天达200多人,较之前增加了20%,60岁以上老人是高发人群。
当日,在市第四医院心内二科,记者看到72岁的冯大爷正在打点滴,病情也在慢慢地恢复。
冯大爷的女儿说,父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平时身体还挺硬朗,最近几天,由于天气忽冷忽热,父亲不慎感冒,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在家突然晕倒,母亲给她打电话,她赶紧拨打了120,在医生的抢救下,目前已转危为安。
市第四医院心内二科主任李效华介绍,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即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1月、3月至4月,这两个高峰期,是由于季节转换、冷空气活动频繁造成的。
进入春季冷热交替,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的痉挛和收缩,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增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绞痛发作。
严重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为此,李效华提醒,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乍暖还寒的春天,“春捂”很重要。
熬夜是突发心梗的诱因
“前几天,我接诊一个36岁的患者,突发心梗,经过手术住院治疗,目前已经恢复出院,这位患者喜欢打游戏,每天都后半夜睡觉,心脏受不了了,人也倒下了,最近几年,年轻人得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有上升的趋势。”李效华介绍,春季除了老人心脑血管疾病明显增加以外,年轻人也不要大意,一些年轻人由于生活无规律、工作压力大、熬夜、饮食结构不合理、烟酒过度等原因,也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医生提醒,发现身体异常,一定第一时间来医院检查,不要过了最佳救治“黄金期”。
另外,心脑血管病人要注意调整好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补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节制烟酒,低盐饮食,多吃些大蒜、洋葱、芹菜等食物,这对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都有益。
“还要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绪稳定,精神和体力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尤其进行运动锻炼时,也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李效华说。
除了注意饮食起居外,李效华主任提醒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要注意坚持药物治疗,不可擅自停药。
当气温骤降时,老年人要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外出一定戴上帽子,减少头部血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