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8日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部分黑龙江省全国政协委员们就网络安全、大数据中心建设等问题提出建议。

构建更牢固的网络安全防线
构建更牢固的网络安全防线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安天科技集团创始人首席技术架构师肖新光关注的焦点,多年的实战经验告诉他,“安全风险从来不会等待我们做好全面准备才会到来。”
在重大地缘安全风险和社会风险演化过程中,一些行业、机构甚至个人迅速成为重点入侵攻击目标,“仅依靠安全检查和通报等机制,虽然提升了相关机构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性,但并未直接增加对应机构的网络安全保护能力和保障强度”,肖新光举例说,抗击疫情期间,我国的卫生医疗系统、疫苗研究机构、科研院所等就曾频繁遭遇网络入侵攻击。
肖新光建议,在面对可能发生的“黑天鹅”“灰犀牛”式重大风险背景下,要快速机动增加重点防护目标的防御能力部署和人员投入,通过机动预算保障,实现防御资源的快速集中组织。
“完善多部委联席研判风险机制,有效融入叠加网络安全风险动态研判”,同时,肖新光也建议由国家主管部门组织、财政统一拨款,构建国家-地域两级网安机动防御机制、战略储备库和日常运维机制。
“建立针对机动防御目标快速介入、快速调整策略、部署监测防御环节、进行响应处置的闭环工作机制,”肖新光认为,这一机制有助于在面对突发安全风险时,针对重点目标,快速布防、猎杀威胁。
同时,他指出,机动防御机制是构建一个弹性能力层次,是一个“急策”。其不能替代政企机构自身的安全规划、建设投入和安全运营。通过规划指引、预算保障、问责落实,切实推动政府央企等机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则是“长策”。

支持哈尔滨建设成为全国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工商联主席张海华提交了关于国家支持哈尔滨建设成为全国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的提案。
张海华说,黑龙江省建设大数据中心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黑龙江省建成在用大数据中心(机房)32个。在网络支撑能力方面,通过实施“宽带龙江”战略,省际出口总带宽达10218.56G,初步建成了哈尔滨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和国际通信专用通道,为大数据中心提供了网络支撑。在数据应用领域,哈尔滨平房区“中国云谷”初具规模,培育出航天恒星、安天科技等一批大数据应用领军企业。
张海华建议,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及相关部委支持哈尔滨建设成为全国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将黑龙江省纳入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体系,布局区域级数据中心集群和智能计算中心。支持黑龙江省创建第二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哈尔滨市申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城市,拓宽省级出口带宽,提高网络保障能力。(东北网综合极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