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8日讯(记者 赵红星)执法公开切实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最多跑一次”成为依法行政的靓丽风景线……近年来,友谊县以“四轮驱动”跑出了法治政府建设“加速度”。日前,友谊县荣获了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称号。


科学统筹大力推进法治引领常态化
友谊县坚持把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县委县政府把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在年初的经济工作会、人代会上,对法治政府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做到法治政府建设同重大决策、重点项目、重大问题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切实把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狠抓“关键少数”,主要负责人以上率下,高位推动,带头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印发会前学法工作计划,要求“逢会必学”,将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会前学习法律法规作为“必修课”,邀请政府法律顾问、法律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法律实务工作者进行授课,共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80余部。
服务民生 大力推进政务服务高效化
友谊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大权力“瘦身”的力度,把更多精力放到政务服务升级上去,让老百姓办事更加简单、便捷、快速。政务服务中心内设32个窗口、857个服务事项,实现进驻综合性大厅政务服务清单事项100%“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达到1208项,占比91.5%,进实体政务大厅集中办理事项1091项、占比82.6%,网上可办事项112项、占比85%。公安、教育、卫生等9个重点领域基本实现“办事不求人”。
大力推行“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工作机制,完成了33家单位公共信息录入工作。全县120家企业入驻“信易贷”平台。“清赖行动”实现清零目标,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全部偿还到位,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强化制度 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
在城市管理、农业、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等重大民生领域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调整理顺综合执法体制,做到执法公开,切实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友谊县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进一步完善县政府会议程序,保障和推动重大行政决策依法作出,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率100%。县政府12名法律顾问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意见36件;为规范性文件、一般性政策文件提供法律意见26件;代理行政复议、诉讼和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100余件;参与重大项目的洽谈,协助草拟、修改、审查重要的法律文书合同300余件;组织开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共办理涉及政府应诉案件46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目前,全县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48件,涉及人数2000余人。
思想引领 大力推进法制建设社会化
友谊县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提高守法意识,增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各项大型法治宣传50余场次,悬挂宣传条幅200余条,发放各类法律宣传手册和宣传单5万余份,2020年共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共计200余次;《民法典》出台后,进行专题学习45次,开展《民法典》宣传58次,悬挂条幅108条、发放宣传单和宣传读本1.5万余本,进乡镇、入社区、走商户,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