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红色印记在龙江丨踏访英雄足迹 追寻抗联精神
2021-05-16 22:10:43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公众号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抗日战争时期,抗联战士血染黑土,抵御外侮。让我们通过红色标记,回望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

  汤原县黄皮沟的斑驳石墙,可以看出当时人居住过的痕迹,这是1936年召开汤原会议时军队驻扎的地方。当时为了建立统一的战线,党领导下的各路抗日武装召开了汤原会议。

  汤原会议全称东北反日联合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会议形成了党的统一领导,标志着东北抗日联军的诞生。

  伊春市南岔县大吉星村原党支部书记孙吉庆说:“这是一次空前绝后的会议,把东北抗日武装团结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拳头,我们的队伍壮大了,战斗力也加强了。”

  为了教育和培养军政干部,汤原会议决定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学校遗址位于现在的伊春市北山公园中。当时学习、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学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

  伊春市伊美区老促会会长王力功说:“当时没有笔,就烧木炭做笔,没有黑板,把木头用刨子刨平以后做黑板。三期共培养干部250名。毕业后被分配到抗联部队担任政工干部和军事指挥员,率领部队奔杀在抗日战场,率先垂范、冲锋在前、不怕牺牲。”

  1987年,伊春市在北山公园建立了东北抗日联军军政干部学校纪念碑。

  在距离绥棱林业局局址70公里处的张家湾农场附近,有一块高4.52米、长7.56米的石头。因为形状非常像白马,所以得名白马石。这块石头,有着非常重要的红色历史意义。

  绥棱县委党校教师姜楠楠说:“白马石见证了一段艰苦卓绝的西征历史。1936年日本侵略者制定了治安肃正计划,就是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北满抗联的主力部队,也就是三、六九、十一军,消灭在松花江下游地区。那么为了粉碎敌人的封锁和‘讨伐’,北满抗联的主力部队决定实施战略转移。”

  抗联部队开始西征。1936年,先遣小分队到达绥棱县,发现整个密林中,这块大石头非常显眼,就把它当作地标,定为会师地。六个月的时间里,三批抗联西征队伍陆续到达白马石,他们在这儿交换战略情报,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

  绥棱县委党校教师姜楠楠说:“这次会师保存了抗联的有生力量,能够更好地牵制日本关东军,消耗日本关东军的作战资源。”

责任编辑: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