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筚路蓝缕,世纪铿锵前行,万里河山处处闪耀着红色的光芒。
从抗联烽火到开垦拓荒,从大国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红色脚步”唤醒沉睡千年的黑土地。
龙视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大型融媒体专题“从东方红到太阳升”——云打卡黑龙江省百个“红色印迹”,三条足迹,连点成线,带您跨越时空,重温一段段鲜为人知而又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
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华夏东极”黑瞎子岛,每天,第一缕阳光从这里开始照耀祖国大地。让我们一路向东,迎着“指引前行的东方朝阳”,追忆“八女投江”的壮烈殉国、见证现代化农业的崭新成就、探寻煤城转型的城市进程、到访守家卫国的东极哨所,追寻红色印迹,看龙江今昔巨变。
第六十站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旧址

鹤矿医院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医院,始建于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曾是第四野战军战地医院,1947年至1950年中国医科大学北迁至鹤岗,当时叫兴山医大,鹤矿医院成为其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正规医科大学,它诞生在红都瑞金,成长在革命圣地延安,壮大在兴山(现鹤岗市)。


1932年冬天,日本侵略者侵占鹤岗煤矿,1934年建立炭矿医院,1943年,日本侵略者在鹤岗建设的“满炭株式会社二院”破土动工。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派出十万军队挺进东北,同时决定将延安的几所学校迁往东北。在延安的中国医科大学根据中共中央和军委的命令,1945年10月10日从延安出发,先后经过张家口、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1947年辗转到达兴山市。

中国医大到达兴山后,根据中央军委和东北民主联军的命令,与先期到达兴山的东北医大合并,以中国医大为主,组建成新的中国医科大学,当时叫“兴山医大”。矿工医院也成为“兴山医大”附属医院,供“医大”师生教学实习,成为当时培养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摇篮。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当时在兴山的中国医科大学总校和各分校立刻投入到战役中去,全校4个医院、12个所,先后接收救治1万多名伤员。在战役中广大师生不顾个人安危,废寝忘食,一心为了抢救伤员。一万多名伤员大多数治愈后重返前线。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中国医科大学奉命将学校的一部分搬迁至沈阳,即为现在中国医科大学,另一部分搬迁至哈尔滨,成立了哈尔滨医科大学。

1950年6月中国医大全部搬迁完毕,随后矿工医院也将院部迁到现在的住院部。2016年,医院更名为“鹤岗鹤矿医院”。
追随初心足迹
探寻发展脉搏
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