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疫号角吹响
在疫情防控的前线
“00后”徐子博披上“红马甲”
默默地付出守护着一方安宁

寒风中“一抹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大庆市委、市政府的倡导下,全体干部下沉至社区参加抗“疫”一线战斗,徐子博挺身而出,志在为家乡贡献力量,穿上红马甲“守门”。有人问他,“零下20多度的温度里,一站就是8个小时,两次‘守门’共持续了84天,冷吗?”“冷”。他也问过自己,“这么冷、这么累,值得吗?”“值得!”。想到能为家乡出份力,能战胜这次疫情,他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徐子博所下沉的温馨社区有2000余人,扫码测温、信息登记、电话问询、生活用品采购,这些都是他的日常工作。微信步数每天都在20000步以上……“我就想跑得再快一点,让父老乡亲早一点儿脱离病毒的威胁!”他从不叫苦、不喊累,也正是心中的信仰,坚定了他投身于疫情防控最前沿的决心。

云端的“一抹红”
2020年11月29日下午,手机那头传来读书声——“非淡泊无以明志”,这是徐子博在检查他留给小朋友的“作业”。小朋友对古诗感兴趣,徐子博就经常给小朋友分享古诗词,告诉他“学诗”先要“背诗”。
自2020年疫情期间开始,徐子博担心留守儿童父母被隔离在外地,留守儿童、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等会存在缺少陪伴、课业无人辅导等问题,他便组织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线上互动,在线上开展了“情暖童心·‘云’上同行”助学班活动。

活动刚开始两天,徐子博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家中的爷爷奶奶对智能手机使用不熟悉。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徐子博用视频聊天的方式告诉爷爷奶奶如何观看志愿者的”直播授课”、如何播放志愿者录的“小课”视频。
“好了,你再用同样的方法做一下第三题......”徐子博遇到小朋友有难题不仅仅是告诉答案,而是“授之以渔”——讲解解题的方法,并让小朋友试着做类似的题。
在活动中,他认识了正在读小学的李玉韬小朋友。“时隔千里,能够相识,也是一种缘分……”李玉韬是个内向的孩子,起初,两人聊天经常会陷入沉默之中,经过多次语音电话后,慢慢地才熟悉起来。“小哥,我想跟你学数学,但是现在数学有点儿差,想请你帮我补补。”2020年11月27日,李玉韬小朋友主动发来信息。
正在教室看书的徐子博看见信息后很高兴,于是与李玉韬约定了时间,用微信视频讲授数学题。
“在讲解数学题的时候,李玉韬很配合我,他很认真地听讲,让我感到自己很快乐、开心。同时,我也会每天定点关心他是否遇到了学习困难,然后帮他解决。”徐子博说道。

线上助学班共招募志愿者500余人,帮助大庆市各县区医护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帮扶数量达10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30000余小时。在徐子博的不懈努力下,以“结对子+上课”的方式,每名志愿者在线上与1-2名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一对二”的精准帮扶,为孩子们提供了精彩有趣的课程。他希望通过线上助学班,帮助留守儿童们走出疫情的“阴影”。
“他们不再是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而成了守望相助的亲人。”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作为新时代的大庆青年,徐子博还在继续行动,利用更新、更有效的方法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他也在扶贫助困的道路上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