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7日讯(记者 孙英鑫 安泽)17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黑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双鸭山市专场在哈尔滨召开。会上,双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世芳就双鸭山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出台了哪些务实举措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李世芳介绍,双鸭山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一件件小实事托起大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在80%以上。在实践中突出抓实民生“六策”:
一是抓实就业服务之策。双鸭山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创新实施返岗复工、项目吸纳、劳务输出、岗位开发、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六个一批”举措,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提供了民生改善的源头活水。“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7%左右,去年分别达到了27340元、17290元。
二是抓实人居环境之策。双鸭山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全市累计建设棚改住宅4.2万套,改造老旧小区242个,改造农村危房1.1万户,让更多城乡居民住上了好房子、暖房子。特别是今年春季,双鸭山举全市之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日攻坚会战”,短短十天时间就清除垃圾7万余吨。
三是抓实公共设施之策。双鸭山加强基础性民生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规范化水平,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经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主城区24小时供水,结束了40多年饮用矿井疏干水和分片分时段供水的历史。新建改造供水、供热、供气、污水管网1149公里,耗时三年推进天然气置换工作,让9.2万户居民使用上了高效清洁能源,更好满足群众高质量的生活需求。
四是抓实社会保障之策。双鸭山不断完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养老金实现“十六连增”,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四连增”,工伤保险待遇逐步提高,人人享有基本保障的目标初步实现,切实兜住民生底线。
五是抓实交通出行之策。双鸭山加快构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累计建设国省道253公里、农村公路207公里,使全市公路养护总里程达到4397公里。永安桥、永兴桥两座立交桥竣工通车,实现“两桥飞架城区、南北变通途”,打通背街巷道断头路、疮疤路,双鸭山高铁年底前将全面通车运营,即将进入“高铁时代”,同时也将融入哈尔滨“两小时经济圈”,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六是抓实安全稳定之策。双鸭山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大力建设法治双鸭山、平安双鸭山,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工作,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社会治安环境大幅提升,连续九年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社会更和谐有序,人民更安居乐业。